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三明新闻 > 
观鸟创业团捧回全国银奖
——三明学院“紫云·鸟生态”项目成长记
2019-11-14 09:27:45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郑新凤  

紫云观鸟点吸引来外国“鸟友”。

荒废的茶山吸引来爱茶人。

●本报记者林芳芳

秋季,收获的季节,三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专业饶玉敏创业团队接连捧回大奖。

9月,他们的创业项目“紫云·鸟生态——全新观鸟产业链,乡村振兴新引擎项目”获第五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商业组金奖。

10月又捧回了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商业组银奖。

伴着“鸟生态”的梦想,这支大学生创业团队正奋力展翅飞翔。

求学途中梦想孕育

严格说起来,饶玉敏是“紫云·鸟生态”项目的接班人,项目的创始人则是她表哥杨水清,三明学院2016届毕业生。

他们的家乡明溪县紫云村位于君子峰自然保护区,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是众多鸟类的迁徙通道。

“绿水青山怎么变成金山银山?”这个问题不断在杨水清的脑海萦绕。

2014年-2015年,他去台湾中国科技大学交流学习,在桃米社区、池上米乡等台湾乡村改造的典范区,学习了主题农场、文创民宿和社区营造。“本地人说好当地故事。他们的创业主体是村民,用六次产业、文化塑造等方法改造乡村。”这些先进理念让杨水清深受启发。2015年暑假,他参加了全国自然讲解员训练营,系统学习了生态知识、自然导览方法,并结识了许多生态环保界朋友。

2016年,杨水清到海南省海口市学习“互联网+生态品牌农业”,“大开眼界!”那里的农村火山地质,耕作困难,但是南京大学新闻本科学生陈统奎辞去《南风窗》记者的工作,回到家乡,带领村民利用有机种植方式种植荔枝,打造推广“火山村荔枝”,这里的荔枝顺丰包邮全国,1.5公斤装卖198元,而当时福建的荔枝卖12元/公斤。

紫云村有着良好的生态资源,要吸引人来,首先要突破交通、推广、市场等瓶颈,这不是一名大学生能解决的。杨水清想到了鸟。明溪县鸟类资源丰富,而且观鸟爱好者又是优质忠实的消费群体。

从“山林玩童”到“农村致富带头人”

“咕咕……咕咕……”在紫云村的一个山谷里,只要杨水清的爷爷用一种声音呼唤,几只白鹇就会从森林里飞出来觅食。白鹇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备受观鸟爱好者喜爱。

2015年9月,杨水清和爷爷承包下了这个山谷,当起了“谷主”。

之前,爷爷和其他村民喜欢在山上养鸡,但不时有鸟儿来和鸡抢食,不少村民把鸟赶走,甚至有人捕鸟来下酒。可杨水清却劝爷爷,和鸟交朋友,把鸟留住。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谷主”一年多,爷爷冲着山喊“咕咕咕”,就能召唤来白鹇。杨水清大学毕业了。他决定回乡办云海人家生态农场,让村民们当主角,真正促进乡村振兴。

杨水清把村里闲置的民房盘活,打造观鸟民宿。村里没通公交车,他就组织村民组建“村滴”车队,负责接送观鸟者。还有一些村民负责种菜,为餐饮提供蔬菜食品。

观鸟同时要保护鸟,杨水清坚持这一原则,不断探索着。

什么画面才有美感?如何引鸟,才能让鸟儿飞起来?怎么把鸟儿引到水边映出倒影?为了让观鸟爱好者能拍到满意的照片,杨水清在布景方面动起了心思。

最初布了一个景,鸟儿背后就是草和树,可是观鸟爱好者反映,拍出的照片背景和鸟离得太近,画面虚化不了。

杨水清想着变花样:春天有花,秋天有枫叶;今年拍飞翔,明年拍水边倒影。

渐渐地,人与鸟和谐相处的画面,吸引来了全国各个省份及海外32个国家的观鸟爱好者,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众多媒体争相报道。

夏季,是明溪的“荒鸟期”。为了填补淡季,2017年暑假,杨水清与广州市校长联盟、厦门欣源研学等机构办起了自然研学。会编草鞋的罗大娘、会做擂茶的杨大叔,都当起了民俗老师,“我们不像原来那样卖产品卖劳力,还当老师教本地文化。”村民们为杨水清竖起了大拇指。

渐渐地,越来越多村民加入进来,一起开发观鸟旅游业,一起生产生态农产品。

紫云村家家户户原本都种茶叶,自制自用。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场上买茶很方便,乡亲们便荒废了茶山。茶树自然生长了20多年,没有受到任何农药化肥的影响,这可是外面的人苦苦寻觅的珍稀健康茶。杨水清利用网络平台发起众筹项目“让荒野茶重生共享计划”,引入市场资金和手艺高超的制茶师傅,让荒山变金山,乡亲们又获得了一份额外收益。

受台湾池上米乡“自然农法”种植方式的启发,杨水清又折腾出了“鸭间原生稻”。“以前田里有青蛙,能看见萤火虫,现在都很少见了。我想让这些‘老朋友’重回田里。”杨水清说。

2015年,杨水清开始试种“鸭间原生稻”。稻种是本地原生种,田里不放农药化肥,而是把鸭子放去除虫害。一开始,鸭粪养分不足,“鸭间稻”的产量很低,只有普通稻田的40%。虽然一包2.5公斤的大米卖出98元的价格,但收入并不理想。

在水稻专家赵定坤指导下,杨水清在田里种紫云英,作为绿肥。2017年,“鸭间原生稻”生态米被送往厦门大学生态环境检测中心,392项农残全部通过。赵定坤教授说:“我的老师袁隆平实现的是让全国人们吃得饱,我们新一代要努力让全国人民吃得好,能在闽西北的山区看到这样生动的好案例,我很感动。”

为改善家乡环境,杨水清把“鸭间原生稻”生态种植技术传授给乡亲们,并利用自己积累的渠道资源对接市场,让生态米带来了高效益。2017年以来,“鸭间稻”基本保持亩产285公斤,成米180公斤。

学校助力梦想成真

2017年暑假,饶玉敏加入“紫云·鸟生态”团队。

这时,项目已经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运作,饶玉敏主要负责线上业务。

2017年,杨水清带着项目参加市里的创新创业大赛。参赛,要梳理可行的商业计划书。他找到了三明学院的老师请教。

“校友在创业,我们必须要支持,而且利用校友资源,让在校大学生一起参与,是一种双赢。”杨红梅老师是三明学院“三创”学院院长助理、“创益青年”团队指导老师,她与“紫云·鸟生态”创业团队一拍即合,并到紫云村实地考察3天,引入三明学院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英语等专业同学充实创业团队。2018年,项目拿下了全国“创青春”创业大赛铜奖、福建省“创青春”创业大赛金奖。

2018年,杨水清考上福建农林大学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踏上求学深造之路。饶玉梅接过“鸟生态”事业的接力棒,这年10月31日,明溪县云海人家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成立,饶玉敏成为公司法人。虽然只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但有表哥打下的良好基础,有学校的大力支持,她底气十足。

杨红梅老师帮助团队对接了阿拉善see基金会,申请承办“生物多样性嘉年华进校园”,与三明的学校开展公益环保教育;对接学校在云南、江苏、吉林等地校友资源,将“紫云·鸟生态”事业拓展到省外。

师生们忙碌地编织着甜蜜的创业梦。

“好酒也怕巷子深。”如何将项目更好地呈现在投资者面前,团队花了很多心思,为了改PPT熬通宵,为路演答辩练习到喉咙沙哑。

“最难的是商业逻辑的整理,项目的内容很多,但很难展示,例如,研发的观鸟点布景技术。”饶玉敏说,为此团队申请了布景技术国家专利,亮出了这一“金字招牌”。目前,这个项目已与厦门大学、华侨大学、三明学院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研发申请了12项实用型国家专利及5个外观型国家专利,涵盖鸟类调查、保护、观鸟点营造、农特产品开发等方面。

三明学院也利用科研成果对团队进行帮助。“学校授权公司使用13项专利,例如,‘鸭间稻’中使用的‘农田种植监控系统’专利。”饶玉敏介绍。

“比赛是手段,它帮助大学生创业梳理发展的途径。一场场创新创业大赛,不仅仅是挖掘创业人才,还能够帮助大学生提升专业能力,最终的目标是把教育资源转换为生产力。”杨红梅的小女儿刚满月,她就带着这群青年开始了新的创业征程。

(图片由杨水清提供)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393106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