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街道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党员干部下沉社区深度融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一线飘扬,党徽在一线闪光,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切实把群众身边的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推动下沉工作有力度有温度有深度。 党建引领聚合力 街道以“一党委三中心两平台”为抓手,将10个社区党组织均升格为党委,同时把支部建在小区上,按照城管部门划分小区,成立单独小区党支部,联合建立小区支部,实现党组织的全覆盖,邀请7名区管科级领导担任支部书记。依托“有事找书记”平台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公里,打开“岗位前移、服务落地,干部下沉、工作上去”的工作格局。 夯实干部建阵地 街道以三个中心建设对应“三治”融合,落实上级政策精神,注重社区绩效考核,激活社区干部强化结果运用。党群服务中心下沉区直机关、街道干部,为群众办理党务、居务等各类事项;综治中心下沉公、检、法、司、城管等人员,实现五员进驻,化解矛盾纠纷。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下沉医生、劳模、巾帼、学院志愿者等人员,为社区提供精神文明、志愿服务、文体活动、助老助残等服务。 提升品质促活力 街道加大对老旧小区改造,完成步行街周边一期、红旗新村一期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涉及楼栋49幢、面积20万平方米,惠及户数2481户。改造步行街项目,加入美食街、百姓舞台等元素,进一步提升了三元南部“夜经济”活力,商铺营业额平均提高30%,龙船文化成为三元南部的网红打卡点。 街道加强社区运行提升,已争取下洋、新龙社区返还办公用房600平方米,完成新亭、建新、凤岗的社区办公用房装修,加快功能室“一室多用”提升社区运转效率。 服务群众零距离 完成芙蓉、建新等7个社区的“四点半学校”,其中建新社区联动三明学院经管学院,成立志愿服务团,为“四点半学校”提供志愿服务。针对“有车族”的“停车难”问题,利用已增设的停车位,邀请小区能人、老党员成立车管会,激活小区自治活力。 接下来,城关街道将继续提高基层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探索建立全街社区治理共享的“红色联盟”机制与数字化的社区治理模式,增强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