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国内国际 > 
832个贫困县建成产业基地超30万个

产业扶贫政策覆盖98%贫困户(权威发布)

2020-12-17 11:11:38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郑新凤  

本报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郁静娴)“产业扶贫已经成为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在16日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刘焕鑫介绍了产业扶贫进展成效。

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加大对产业扶贫的投入,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超过40%。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的扶贫小额信贷累计发放6800多亿元。

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快速发展。832个贫困县全部编制产业扶贫规划,累计建成种植、养殖、加工等各类产业基地超过30万个,旅游扶贫、光伏扶贫、电商扶贫等新模式新业态加快推进,每个贫困县都形成了2—3个特色鲜明、带贫面广的扶贫主导产业。

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产业扶贫政策已覆盖98%的贫困户。贫困劳动力在本县内乡村企业、扶贫车间务工的超过1300万人,占务工总人数近一半。在产业扶贫的有力支撑下,贫困户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3416元,增加到2019年的9808元,年均增长30.2%。

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条件显著改善。扶贫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进入贫困地区提供了载体,也加快推动了交通、物流等配套设施建设。据统计,贫困县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1亿亩、农产品初加工设施4.3万座,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44万家,发展农民合作社71.9万家,创建各类扶贫产业园2100多个,组建4100多个产业技术专家组,招募4000多名特聘农技员,产业发展保障更加有力、后劲明显增强。

“通过产业扶贫,不仅形成了一系列产业联农带贫的有效模式,还激发了贫困群众不等不靠、自强不息、用勤劳双手改变生活的精神状态。”刘焕鑫说。依托订单生产、土地流转、生产托管、就地务工、股份合作、资产租赁等方式,72%的贫困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了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70%以上的贫困户接受了生产指导和技术培训,累计培养各类产业致富带头人90多万人。

贫困地区大多生物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发展特色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避免同质化竞争?“贫困地区产业发展起步晚,同质化往往体现在卖‘原字号’农产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够有效促进农产品的转化增值,拓宽市场空间。”农业农村部总经济师、发展规划司司长魏百刚说。

201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举办20余场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帮助700多个贫困县销售农产品500多亿元。目前,贫困县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800多个、认证绿色和有机农产品1.1万个,比2012年增长4倍多,市场竞争力、影响力明显提升。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厅长谢晖介绍,近年来,云南积极打好“绿色食品”牌,全省有机茶的认证面积、认证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绿色食品产业实现贫困县全覆盖。

《 人民日报 》( 2020年12月17日02版)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