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泰宁记者站 熊明欢 通讯员 詹宗莹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泰宁县朱口镇王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远由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会上,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备受鼓舞,更让我明白,脱贫不是终点,而是起点。未来,我将更加扎实、深入地开展工作,加快推动乡村振兴。”2月27日,刚刚回到家的卢远由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在王坑村青梅种植基地,他拿着锄头与村民一同种植新苗。 王坑村共有456户1936人,曾是镇里的“后进村”,人居环境差、村财收入少。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卢远由深知重担在肩。“脱贫致富好比治病开方,得找对药引子!”卢远由坚持突出党建引领,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2018年牵头成立了朱口镇碧丰源专业合作社,通过“党建+种养+品牌+订单”的模式,发动村里的空闲劳动力和贫困户一同奔富路。 “贫困户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方式入股,在日常用工上,我们优先雇用本村及周边的20余户贫困户参与种植、管理、务工。”卢远由以朱口镇打造将溪片富硒康养农业示范园为契机,依托碧丰源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户、农户种植小籽花生、黑籽花生、麻面南瓜、莲子、洋芋、锥栗、辣椒、西瓜等特色农副产品,做强做优富硒品牌,提升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力。特色农业成为村财增收、贫困户致富的重要增长点。 此外,卢远由还谋划实施了王坑小学改造提升项目,建设农事体验研学基地,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生研学、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为了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卢远由与村两委干部带领广大村民依托现有旅游资源,开发了亲子游、采摘、餐饮、民宿等旅游项目,辐射带动泰宁、建宁、将乐、邵武等周边地区游客市场,也为当地的农副产品打开销路。仅用3年时间,王坑村逐渐从脏乱差、无项目、无产业、无村财的“后进村”,变成了产业特色鲜明、村财增收极具潜力的特色村。 如今,走进王坑村,道路宽了、村子美了,一幅幅“乡愁墙绘”格外引人注目,农业产业扶贫基地的道路也全部贯通。村里还新建了莲塘步道、“网红桥”、“荷塘彩虹”、“妈妈味道菜馆”、蔬果采摘基地等旅游配套项目。2020年,王坑村村财收入达13.2万元,全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贫困户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 下一步,卢远由计划围绕“乡愁王坑”的定位,依托“春风工程”,加强与福建汉丰农业合作,推广种植青梅6000亩,让荒山变果山,打造田园牧歌式的村庄。 “虽然村里已经脱贫,但这不是终点。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特色民宿,争取把王坑打造成一个乡村旅游点,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加快乡村振兴的步伐。”谈及未来,卢远由满怀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