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明日报记者 刘莉婷 见习记者 曹 珂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医改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要进一步以医改为抓手,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3月10日,作为三明医改的参与者、见证者,市第一医院院长吴用样娓娓道来市第一医院医改经验,拉开了我市医改宣讲比赛的序幕。全市23名总医院(医联体)党委书记、院长参加比赛。 自2012年启动,三明医改历经9个年头。回眸医改9年,从把改革的“利斧”砍向虚高的药价,斩断医院与药品的利益链条;到实施全员目标年薪制,桌下“灰色回扣”变桌上“阳光年薪”;再到打通政策屏障,探索医养结合,组建总医院,迈入“以健康为中心”的3.0版,三明医改正不断向新领域迈进,把改革红利归还百姓。 一系列敢于触碰深层次利益的医改举措,也得到了中央和省委领导的肯定:2019年7月,中央深改委第9次会议上再次强调总结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同年8月,全国医改现场会在我市召开,11月、12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和省委省政府相继下发通知,全面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去年12月,中央媒体密集报道了包括三明医改在内的“三明实践”,在全国产生积极反响;今年2月,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秘书处认定我市为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推广基地,三明医改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在这其中,公立医院是三明医改的主阵地,公立医院党委书记和院长是宣传解读医改政策、传授实践经验的主力军。此次举办医改宣讲比赛是做好中央媒体报道“三明实践”后半篇文章,介绍好我市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探索实践的需要;也是坚持“事业+产业”,拓展三明医改效益,大力发展培训等绿色产业的需要;更是扩大三明医改影响,为三明医改营造良好氛围的需要。 “比赛中,我们感受到了各家医院医改的好经验、好做法,也看到了自己的改革短处,这为我们取长补短、进一步把尤溪县医改工作做好、做细、做实指明了方向。”尤溪县总医院党委书记杨孝灯在宣讲结束后,一语道破医改宣讲比赛的初心。 “守正创新,加快中医药发展。”沙县总医院党委书记万小英的特色宣讲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记忆中,在全国各地学习时,万小英经常被问及一个问题:三明医改如何改?从被动回答,到主动宣传三明医改实践,万小英切身体会到了宣讲比赛的重大意义。“参加宣讲比赛能提升和锻炼我的能力,同时也给医院一个展示的平台,让我们重新梳理医改好做法,探索新时代医改体制机制的创新。”万小英说。 医改,事关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活幸福,涉及重大利益调整和体制破立。一组数据揭示了三明医改带来的直观红利:2020年全市人均医疗费用1678元,约为全国2019年平均水平的一半,在岗职工平均年薪13.37万元,是改革前的3.17倍。与此同时,基层就诊率不断提升,2020年全市基层医疗机构门急诊927.86万人次,与组建总医院前的2016年相比,增幅高于县级以上医院同期增幅11个百分点。在体会到医改是老百姓的真正福音后,清流县总医院党委书记邓政平畅谈了数字背后的医改“聚划算”。 着力探索建立“预防、医疗、慢性病管理、康复”一体化的医防协同模式,初步实现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对接,逐步形成“以健康为中心”的医防协同新机制。作为三明医改第三个阶段的“重头戏”,“治未病”助力百姓健康是其重要举措。 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书记温立新对此深有感触,他在宣讲时阐述:“我们医院通过医防协同融合、慢病一体化管理、院前院中院后管理、积分制管理4个抓手,在医院、疾控、社区、病人共同协作下,织牢织密了一张群众健康的守护网,形成了健康管理全程闭环。”为了让老百姓获得医疗的同时,享有更多健康,温立新表示将持续深化“三医联动”改革,努力构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价值医疗、价值医保、价值医药新型服务体系。 从“点火”到燎原,三明医改在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而一整天的宣讲比赛,23名选手的精彩角逐,也在三明医改进程中留下了华彩篇章。 经过现场7名评委的评分,最终决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7名。其中,永安总医院院长廖冬平、市第一医院党委书记周章彦、尤溪县总医院党委书记杨孝灯荣获全市总医院(医联体)党委书记、院长医改宣讲比赛一等奖。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宣讲虽然落下帷幕,但进一步宣传好三明医改经验,推动新时代医改走深、走实之路仍在继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