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三明新闻 > 
“家住俞邦村,越过越幸福!”
2021-04-13 11:39:32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郑新凤  

●三明日报沙县记者站 许 琰 张铃珑

小吃街里“寻根追味”、民俗馆寻农耕记忆、瓜果长廊赏乡村美景……最近一段时间,沙县夏茂镇俞邦村游人如织,格外热闹。

在村子里,一辆辆自驾车、旅游大巴排起了长龙,三三两两的儿童走上鱼鳞坝,在清澈的龙峰溪中亲水嬉戏,美食街两旁的摊位上摆满了甜烧麦、豆腐丸、将军米粿等特色小吃,空气中弥漫着美食香气,吸引着一波波游客驻足品尝。

“我们一家人专程跟着旅游团来的,就是想跟随总书记的脚步,欣赏他走过的地方。”来自永安的曾先生告诉记者,他早早就定下了出行计划,“这里环境好,小吃有特色,一家人玩着很开心。”

习近平总书记3月23日来到俞邦村考察调研后,俞邦村迅速“走红”,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品尝地道的沙县小吃,尽享美丽乡村迷人景色。仅清明小长假3天,俞邦村就接待游客1.2万多人。

“现在每天游客都特别多,生意越来越好。”村民俞秀英原本在家带孙子,2019年,村里发动在家的村民利用沿街房屋经营夏茂特色小吃和农特产品,俞秀英积极响应开了个烙粑摊,没曾想赚上了“旅游钱”。“平时周末都能卖上三五百元,最近这段时间每天营业额将近两千元。”俞秀英笑眯眯地说。红火的乡村游给不少像她一样在家的村民带来商机,办农家乐、卖土特产,村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干劲越来越足。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指出,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以前这一片都是荒田,如今我们把自家田地流转出去,改种小吃配料原材料,每年不仅能有租金,丰收的时候还能打零工赚钱。”村民吴宜荣指着村部旁的一片农田,描述着眼前发生的变化。

近年来,俞邦村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优势,以益鑫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龙头,推动全程农业现代化、机械化、数字化生产,全村土地流转率达98.7%,打造水稻制种专业村;借力“沙县小吃第一村”品牌,发展小吃配料原材料红芽芋、五指毛桃等特色种植,延伸小吃产业链条;引进第三方旅游公司,打造水上乐园、耕读研学、瓜果采摘等项目,一幅产业兴旺的美丽画卷在俞邦村徐徐铺开。

如今,清澈的龙峰溪穿村而过,一幢幢漂亮别致的民房掩映在绿树丛中,一条条平坦洁净的小路环绕着村庄;农家小院里花开四季,庭前小桥流水;漫步在村后森林公园的登山步道上,呼吸着大自然的清新空气,移步皆是美景。“家住俞邦村,越过越幸福!”村民邓慧娟骄傲地说。

俞邦村党支部书记俞和法表示,俞邦村要围绕“沙县小吃第一村”品牌,继续延伸小吃旅游业态,着手建设民宿等相关配套设施,同时充分利用夏茂镇优势资源,依托文昌宫、红边茶、龙峰溪等串联邻近村庄,力争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沉浸式的乡村游体验。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45 中文域名:中共三明市三元区委宣传部.政务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