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一、调研情况 荆西火车站历史文化街区位于三元区荆西街道荆西社区,三明主城区西南侧,沙溪河西岸,三明市区通往永安市区交通要道国道205上,依沙溪河临鹰厦铁路线而建,紧邻荆西大桥、荆东学村、荆东工业园,交通较为便利。 2021年8月18日,荆西火车站获批为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区面积为16.24公顷,范围包括:南至车队小区,东至新建路,北至荆西小学南侧道路,西至鹰厦铁路及以西仓库;核心保护范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东至沙溪河岸,南至车队小区,西至鹰厦铁路,北至荆西村东西向村道;另一部分为鹰厦铁路以西部分仓库。 二、问题分析 90年代中期,随着福建对外枢纽的不断完善,福建沿海城市的快速崛起、铁路系统提速等因素的影响下,荆西的交通区位不断削弱,车站等级下调,荆西车队、贮木场等企业相继关闭,发展陷入缓步停滞状态。之后荆西的发展呈现被动受城镇化影响,现代住宅、行政办公在新建路、滨水、荆西村一带零散的出现,但总体是衰退的状态,大部分的工业用地闲置,一些厂房转为仓库。2002年市里批准设立三元经济开发区,位于三明市区西南部,处于沙溪沿岸星火产业带和205国道、鹰厦铁路、沙溪河“三线”繁荣带重要位置,此轮规划中,荆西并未如规划预期发展,仍处于停滞状态,荆西成为了被遗忘的城郊。 目前,荆西片区整体呈现两多三少一低的特点:两多即老年人多(60周岁以上老年人676人,占社区人口的44.3%。其中: 60-69岁184人;70-79岁259人,80-89岁206人,90岁以上27人。);老旧房屋多,房屋多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楼房无配套卫生间,配套基础设施差,且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三少即企业少、就业机会少、人口越来越少;一低是居民整体文化程度偏低。 三、具体建议 工业遗产不仅仅是文化遗产,也是记忆遗产、档案遗产。工业遗产保护,有助于保存这些文明的印记,使之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建议有关部门单位结合荆西火车站获批为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实施荆西火车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 荆西火车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项目可主要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确定各项保护要素。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括街区整体保护、街区建筑物、构筑物保护、历史环境要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包括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街区形成以工业特色、发展新兴产业为核心,集居住、商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混合功能为一体的城市重点历史文化街区。具体包括衔接荆东的新型产业发展社区;展示街区历史的文化展示片区;体现街区特色的传统风貌居住区。同时,实施历史文化街区环境微改造提升项目,对三个居民小区的环境实施微改造,分别是:贮木场第一小区(含新建路)、贮木场第二小区、车队小区。 因地制宜,将工业遗产以保护、更新、改造等多种方式,与周围不同性质的城市组成部分加以整合,完善、提升、创建高品质的城市新型社区,增强工业社区人群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既保留人们对城市的记忆,同时也能满足城市更新发展的需要,又能符合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