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面对“双减”带来的新要求、新考验、新机遇,既要全面落实“双减”任务,又要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是全社会最关心的一个现实问题。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是“双减”,减什么以及怎么减。其次是如何结合实际情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与“双减”相符合的教育模式。三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义务教育和优质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大家都拼了命的往重点学校挤,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导致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四是如何规范的管理校外培训机构。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我们要重点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特别是学校课堂40分钟的教学质量,要尽可能的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充分的学习和掌握课本知识,不需要通过校外补课或者大量的作业才能掌握,这样才能真正的为学生减负。并且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我们的教学方式,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多元化的、差异化的教学,开发学生们的潜能,全面发展。另外我们还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杜绝有偿补课的行为。 二、进一步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大力查处校外培训机构无证无照和超范围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营造健康培训环境。积极拓展课后服务渠道,充分整合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研学教育实践基地等社会育人资源,建立课后服务协同工作机制,丰富内容、创新形式、保证时间、提升质量。 三、进一步拓宽优质资源共享渠道,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的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大家都想往重点学校挤,导致优秀的学区房价格暴涨,同时也极大的增加了家庭教育的负担。我们应该加强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交流,特别是优秀的老师,应该在各学校之间互相交换,避免优秀的老师都扎堆在重点学校,也可以进一步提升相对其他学校的教学质量,将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带到其他的学校,实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四、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校教育质量。首先我们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投入和建设,提升教师整体的素质和专业技能,避免很多老师混日子不负责任的现象,对在校老师进行多方面系统化的考核,将“双减”成效纳入评先评优重要指标,从根本上减轻学生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