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频道 > 三元新闻网政协委员会 > 提案聚焦 > 
关于加强我区村史编撰工作的建议
2022-06-09 17:35:00  来源:三元区政协  责任编辑:罗晴  

内容:

一、概况

三元区,明代中期即为闽中重镇。2021年2月,福建省同意撤销三明市梅列区、三元区,设立新的三明市三元区。位于三明市区,东与沙县相连,西与永安市毗连,南与大田县交界,北与明溪县接壤。三元区原属沙县辖境,其地名由来已久。远在唐代,因当地有一安氏产下三胞胎,长曰龙元,次曰狮元,末曰豺元,英杰有名于世,而取地名为三元。

三元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色彩浓重,具有悠久历史渊源和丰富民间文化的乡镇村落为数众多。不但有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岩前镇忠山的千年古寨,有被称作“南方周口店”的岩前万寿岩(18万年前旧时器时代文化遗址),又有深受国内外专家关注的中村乡回瑶村宋代古窑址(2013年5月,该窑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有建于北宋元丰六年的蓬仙岩、南宋绍定六年的列西正顺庙(2006年05月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明代天启元年的松阳八鹭塔;有“陆神”谢佑的出生地中村乡白水畲族村以及农民起义领袖邓茂七出生地中村乡吉峰村、莘口镇红色村庄西际、古村龙安等等各类历史文化古迹。都是很有研究价值的,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挖掘、整理。除此之外,三元区的民俗活动内容也十分丰富,每年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节日活动主要有:农历正月初五的“急脚尊王”庙会、正月十四日“大源花灯节”、正月十五日“碧溪板凳龙”、二月十九日的“观音九”和五月二十五日“谢神节”等;还有不定期的“迎神取火”、祭奠先贤、婚嫁习俗等等,从古流传至今。可以说三元的文化、三元的精神同三元村落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乡村历史文化遗存已经或正面临着被消失的绝境,亟待我们去保护和传承。具体问题如下:

1.“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让许多农村正在“被掏空”。农村青壮年大都奔向城市寻求新的发展,农村已成为老人、妇女、儿童的留守地,有的自然村甚至沦为了“空壳村”。以往的村容、村貌、村文化逐渐在消失,村落变的越来越衰败。

2.村庄的历史古迹缺乏有效保护。虽有部分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但因修缮、保护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人员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群众古迹保护意识淡薄等导致农村文化遗产的流失。

3.村史留存资料信息逐年流失。随着时代的不断推进,许多熟悉历史的老人相继离世,许多历史“活资料”的抢救工作没有列上议事日程,使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对其出身和成长过的一方热土知之甚少,即便现在还健在的人也没有几个人能够知道本村(老家)是怎么演变而来的?它在其历史发展中都经历过哪些重大事件?曾出现过那些英雄人物?都有那些历史故事等等。

在以上种种情况下,能够留存心中记忆的唯有历史,而村史即为乡村历史的原始档案。村史编撰整理工作迫在眉睫。

三、建议

村史是行政村(社区)为单位记述其发展沿变情况的史志性文体。村史所要记载的内容有村名由来、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民风民俗、宗族姓氏、古今人物和大事记等。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建议区委、区政府应积极引导、大力扶持村级史志编撰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创新工程,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具体建议为:

1.加强村史编撰工作统筹领导。建议区委区政府成立村史编撰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宣传部、文化、档案、教育、政协文史委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街道)组成;确定专门的工作人员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制定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统筹指导各乡镇(街道)及时发现、培养编撰史志人才,选配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文史知识政治理论和写作水平,且热爱方志工作、对本地区情况熟悉的同志开展编撰工作,确保此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乡镇(街道)对应成立村史编撰工作办公室,组织专人开展对本乡镇(街道)村史编撰工作,将各村的历史沿革、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乡村历史文化收集整理,纳入村史,永久保存。

2.强化村史编撰工作基础保障。一是积极统筹、争取各方资金,对辖区破损历史古迹进行修缮、保护;支持、鼓励传统技艺传承发展。二是鼓励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实绩突出村建立“村史展览馆(室)”,把村史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记录下来,在展馆中公开展出,使其成为成为勾勒乡村记忆、留下美丽乡愁的重要平台。三是区档案局、图书馆、党史研究部门开设专门的村史资料收集、传阅专栏,对涉及乡村史实的档案资料、口述资料、影音资料以及其他文字材料做到及时接收、妥善保管,认真考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准确使用,逐一理清历史的发展脉络。

3.加大村史编撰工作的宣传力度。区委宣传部、区文体局、教育局、关工委等部门应积极开展村史“进基层”、“进景区”、“进校园”等活动,将村史中富有教育意义的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名人传记、村规民约等纳入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课程中;并印制成册发放给村民阅读传承,有计划的在宣传栏等处刊出。同时,可将各村的历史沿革、村规民约等重要内容刊刻在村口要道、公园或村委办公楼等人员密集场所,以扩大宣传面。同时,可借助拟新建的“村史馆”开展“村史馆里说党史” 系列活动,将红色资源变成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学习教育阵地。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