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近日,三元区遭受二十年一遇洪涝灾害,特别是中山公园、东安路等片区受灾最为严重,大量沿街商铺被淹,其中不乏数量众多的食杂、餐饮店。在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灾后生产生活正在紧张有序恢复中。但是,不少商户将被洪水浸泡过的食品(主要是预包装类),通过清洗晾晒等方式,已经或准备将食品重新出售;通过微信朋友圈开展降价促销宣传活动,销售被洪水浸泡食品。众所周知,经过洪水泡过的预包装食品,虽然经过清洗晾晒等方式,面上看不见污物,但是在包装缝隙等隐秘的地方都存在泥沙,细菌等污染物,当打开食物包装时,不能完全避免食物不被污染,盲目食用,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 为防止洪灾后出现食品安全“次生灾害”,建议: 1.加强宣传引导。多数商户业主只是缺乏食品安全知识,朴素的认为外包装完整、水渍未入侵的食品,只要清洗干净不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市场监管、卫生监督等部门加强宣传解释工作,争取商户理解与支持,引导商户主动销毁被污染食品。 2.多种形式救助。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募捐活动,倡导各大商会、爱心企业、热心群众等社会各界对受灾商户进行捐助,帮商户渡过难关。二是对租用市、区两级国有房产(店面)的商户,积极协调两级国有房产(店面)主管部门,在因疫情减免三个月租金的基础上,再予以适当减免,同时倡导和鼓励私有房产(店面)房主,对受灾商户予以适当帮助。三是利用云闪付“乐购三明”平台,针对受灾商户发放定向消费优惠券,鼓励市民前往消费,帮助商户尽快恢复正常经营。 3.严格依法监管。市场监管、卫生监督等执法部门应加强执法检查、网络巡查力度,对幼儿园、小学周边涉食品销售商户需要特别关注。在穷尽宣传引导、行政指导、柔性执法等手段后,针对无视食品安全问题的商户,应当严格依法执法,避免洪灾后发生食品安全“次生灾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