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三明新闻 > 
时代命题 三明答卷
2024-03-22 08:45:42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郑新凤  

日新月异的三明城区 (林文斌 摄)

●全媒体记者 章 龙

仲春时节,草长莺飞。处处蕴含着希望的山城大地上,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正徐徐展开:寻红色足迹,岁月峥嵘;游青山绿水,生机盎然;看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听群众心声,幸福满满……

三明这片红色热土,习近平总书记寄予了深情厚望。12次考察时留下殷切的话语,如同种子拥抱沃土、灯塔照亮前路,深深融入三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成为老区人民勇毅前行的指南和路标,为新时代新三明发展注入了强劲信心和动力。

时间熔铸了牢记嘱托的担当,也镌刻着感恩奋进的印迹。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全市上下聚焦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推动“四领一促”工作,只争朝夕、苦干实干、久久为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激荡起一曲曲踔厉奋发的昂扬旋律。

红色领航

明晰发展方向

三明红色底蕴深厚,是毛主席诗赞“风展红旗如画”的中央苏区核心区、是中央红军长征的四个出发地之一,全市列入文物保护范围的革命文物就有341处。

厚重的红色文化,正是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引领和坚强保障。

为了保护好、利用好丰富的红色资源,我市深入实施红色文化设施和遗址遗迹保护建设提质工程,充分发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宁反“围剿”纪念园等平台作用,加强革命历史文化研究、阐释和宣传,创新推出了一批红色精品课程、特色教材,持续扩大三明红色文化影响力。

沪明情,向未来。作为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和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上海与三明两地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厚重辉煌。我市抢抓沪明对口合作等重大机遇,着力打造红色精品旅游路线、红色研学基地,加大红色三明故事宣讲力度,持续擦亮“风展红旗 如画三明”城市品牌。

3月15日,市委宣传部与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以视频连线、实时互动的方式,联合举办“从党的诞生地到红军长征出发地”云上艺术党课,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长征精神,深化沪明红色文化学习交流。相隔千里的两座城市,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里,热情握手。

从党的诞生地到红军长征出发地,沪明两地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让红色基因赓续传承。早在2021年,沪闽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就在三明举办。近两年,三明与上海双向奔赴、双向赋能,共商红色学习交流、共研红色文化学术、共推红色文化传播、共办红色文化活动、共鉴红色文艺交流、共赢红色文化产业、共促红色文化旅游、共育红色文化人才。

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推动了红色文化的传承发展,更让红色优势转化为革命老区振兴的澎湃动力。

生态领向

厚植发展底色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调研时,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如今,这九个字不仅镌刻在常口村村口的石碑上,更深深地印在了老区人民的心中。

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实践地,三明这座“中国绿都”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以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努力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优等生”。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三明的骄傲。”这是老区人民的共识,更是三明持之以恒的坚守。

近年来,我市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传统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加快补齐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等短板,巩固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成果,生态环境保护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入选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市区和10个县(市、区)空气质量达标率均为100%、7个县空气质量位居全省前十名;55个国省控和76个小流域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绿色是三明的最亮底色,生态是三明的最大优势。森林覆盖率77.12%,拥有泰宁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等3个世界级和200多个国家级旅游品牌,三明如何做大生态产业,打造绿色经济、文旅经济板块?

答案显而易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前不久,泰宁锦江国际度假酒店成功封顶。同日,福建环大金湖发展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这两个重要事件,不仅标志着沪明对口合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为泰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乘着沪明对口合作的东风,我市加强与锦江国际等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加快环大金湖旅游度假区建设,积极拓展文旅康养、培训研学、体育赛事、影视文创等新业态,推进文旅资源串点连线成面,努力打造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生态领向,让三明绿色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信心越来越强。

产业领跑

夯实发展根基

3月18日,省重点技改项目宁化行洛坑钨矿5G智慧大楼及智能应用工程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实现对全厂区生产流程及环境的实时监测管理,提高作业安全性、生产高效性、数据准确性。

这一项目的投用,是我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生动缩影。作为老工业基地,三明要实现弯道超车,新型工业化是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传统产业“智转数改”、数实融合,实施企业技术改造、增资扩产专项行动,引导企业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向绿色化、集约化发展。同时,“一业一策”推动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倍增发展,积极布局数字经济、新能源产业等新赛道。

要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做大特色产业链至关重要。围绕11个门类38个大类行业的综合工业体系,我市集中精力推进钢铁与装备制造等11条特色产业链建设,构建了“一条产业链、一个工作专班、一个专项规划、一个实施方案、一套扶持政策、一批重点项目”的推进机制,通过搭平台、强合作、抓招商、优服务,全力抓好特色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工作。

2023年,全市规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5%,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2.5%、10.6%,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3家、“专精特新”企业30家。三元钢铁与装备制造、永安汽车及机械加工、明溪生物医药、清流氟新材料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一县一特色”县域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园区是项目建设的主战场。为了破解园区小、散、弱问题,我市大力推进园区整合提升工作,着力加快园区标准化建设,持续盘活治理低效土地,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提升园区产业集聚水平和规模效应。目前,市区工业园区整合基本完成,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业园区11家。2023年,三明经开区、高新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9个,实现税收突破9亿元、增长18%。

改革领先

增强发展活力

改革,决定着一座城市的“高度”。三明开放包容的城市特质,孕育了三明人改革创新的精神品质。

2021年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考察时指出,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很有意义,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林改一步棋,盘活万重山。围绕“林改四问”,我市在一手抓“护绿”、一手促“增绿”的基础上,从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等方面入手,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林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加快打通“两山”转化通道,让百姓端好“生态碗”、吃上“生态饭”。

——探索“生态+金融”的新路子,推出“福林贷”“益林贷”等普惠金融产品,累计发放林业信贷总额230多亿元。

——探索“生态+票证”的新路子,制发林票超7亿元,惠及林农近8万人。

——探索“生态+碳汇”的新路子,制发全国首张林业碳票并实现跨区域交易,带动林业碳汇交易近3000万元。

——探索“生态+交易”的新路子,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成交额超16亿元,努力打造市场化、规模化的生态产权交易平台。

作为医改的“排头兵”,三明医改蜚声全国。在三明医改推进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先后4次听取和研究三明医改工作,肯定三明医改经验,并对深化推广三明医改经验提出新要求。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始终指引着三明医改披荆斩棘。近年来,我市扎实抓好“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推动“三医一张网”“无红包、无陪护”医院创建、全民健康管理、基层诊疗能力提升、重点专科建设等工作,积极推进与中山一院、广安门医院合作共建区域医疗中心,和上海瑞金医院共建全生命周期“六病共管”中心。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守护群众健康。

改革永远在路上。除了林改、医改,我市还持续推进教育、绿色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在解难题、促发展的过程中,让群众有更多可触可及的获得感、幸福感。

回首过往,皆为序章;聚力前行,征程再起。老区苏区儿女正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三明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向时代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