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时政要事 > 
新华全媒+|便利中小微企业融资,国家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
2024-04-11 08:31:23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郑新凤  

新华社北京4月10日电 题:便利中小微企业融资,国家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

陈炜伟、李昌瑞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统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实施方案》。国务院新闻办10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了实施方案的新举措。

长期以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比较突出。这些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或者成长期,往往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难以满足传统信贷模式的贷款要求。同时,企业信用信息较为分散、获取难度大,也制约了金融机构基于信息发放信用贷款的能力。

为推动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深入推进“信易贷”工作,为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信用方案”。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介绍,依托归集共享的信用信息建设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指导各地建设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目前全国平台已与地方平台互联互通,形成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向金融机构依法依规提供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截至2024年2月末,银行机构通过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累计发放贷款25.1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5.9万亿元。

但与此同时,信用信息归集共享仍然不够充分,现有共享信息不足以支撑金融机构对经营主体作出精准信用评价。一些地方建有多个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导致信息重复归集,银行机构多头对接,经营主体多头注册,增加了金融机构和经营主体负担,也降低了金融服务质效。

此次发布的实施方案做出多方面有针对性的安排。

李春临介绍,实施方案明确将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作为向金融机构集中提供公共信用信息服务的“唯一出口”。整合功能重复或运行低效的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所有地方平台纳入全国一体化平台网络,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浪费。同时,进一步扩大信用信息归集和共享范围,将企业主要人员信息、各类资质信息、进出口信息等17类、37项信用信息纳入共享范围。此外,推动金融便民惠企政策通过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直达经营主体,并切实保障数据安全。

征信体系建设,对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有着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局长任咏梅介绍,国家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经成为全球覆盖人数最多、收录信贷信息最全的征信系统。截至2024年3月末,数据库累计收录11.6亿自然人、1.3亿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相关信息,2023年全年提供查询服务达53亿次。

任咏梅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持续完善数据库功能和服务,依法全面采集金融信用信息,深化信用信息开发应用,支持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同时,研究推动中小微企业支付资金流信息的共享应用,形成与信贷信息互补的服务格局,进一步提升没有信贷记录的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便利性。

在小微企业融资方面,金融监管总局普惠金融司负责人冯燕介绍,截至今年3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4万亿元,同比增速21.1%,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2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4.42%,较2023年下降0.35个百分点,2018年以来累计下降3.51个百分点。

冯燕表示,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要求银行保持普惠信贷支持力度不减,稳定信贷价格,增加小微企业法人贷款。同时,将修订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制度,修订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分类办法,优化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制度。此外,将继续联动相关部门,深化涉企信用信息共享,继续扩大信息共享范围,优化信息共享方式,更好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