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记者 陈 渴 三明日报三元记者站 黄柳青 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天空之伞萌宠乐园和金秋光影秀在市体育中心欢乐未来城盛大开幕。这里有入眼即是艺术的油纸伞之境、带来飞驰快感的彩虹道、充满童趣的动物以及集梦幻、国潮、科技、唯美于一体的夜游盛宴的夜间光影秀,吸引市民及周边游客前来打卡,为假日的市区增添活力。 市体育馆是我市地标性建筑,欢乐未来城更是六路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三元区委、区政府围绕“做大三产、做强三产”目标,在不影响周边居民日常生活的情况下进行广场经济示范点推广,助力城市经济多元化发展。 功能齐全 实现一站式购物消费 如果说,三元区之前的广场经济项目“火”了三元的商气,那么位于六路商圈的烟火江湖项目,则将形成全区消费与人气的“强磁场”。 眼下,三明体育中心欢乐未来城·烟火江湖夜市项目现场,钢架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装修装饰等施工工作。 这里通过吃喝玩乐一站式购物方式,放大烟火三元的独特魅力,勾画三元广场经济提档升级的蓝图。 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是今年三元区广场经济提升的重要项目。项目面积12000平方米,集特色美食、儿童游乐、酒吧休闲等多元业态于一体。室外,广场空地被划分为娱乐区、美食区和舞台区三大功能区,全区首家大型室内外一体儿童游乐场落户于此,美食区特设上海特色小吃、牛肉区、三明本地小吃、全国小吃等四大主题街区,舞台区服务于功能拓展,与夜市的文化表演、音乐演出和娱乐活动形成互补。室内,引进室内儿童游乐、咖啡馆、酒吧和台球等休闲娱乐场所,打造“必吃、必逛、必玩”口碑项目,成为特色广场经济示范街区。 “预计入驻85至100个品牌,目前,我们已经与20多家商户签订合同,我们还自投品牌酒吧、咖啡与茶室,丰富业态,挖掘社会消费潜力。”华城文旅负责人黄羽说。 补齐短板 产业发展实现新增就业 在三元区,多元化的经济产业结构和不断完善的商业环境,逐渐崭露出更具竞争力的城市经济格局。而广场经济,更是成为了“做大三产、做强三产”的强力新引擎。 烟火江湖项目汇聚现代城市生活的各元素,唤醒原本的低效用地,将充分带动年轻客群消费力量,并与三明万达广场功能有效互补,成为社交互动和休闲娱乐的聚集地,增加六路商圈的商业品牌体量,扩大商业影响力,增强消费能级,促进商圈经济向多领域、深层次方向发展。 广场经济一头连着发展,一头牵着民生,成为孵化创业梦想的基地,业主们抓住广场经济吹来的就业东风,实现收入增长和生活质量水平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三元区共投放9个广场经济项目,创造千余个就业岗位,实现月均营业额400万元。”三元区城管局副局长、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大队长李欣亮出“成绩单”,今年底烟火江湖的投运,还将增加就业岗位千余个。 平衡“放”与“管” 做好广场文章 广场经济的繁荣,与良好的社会治理体系休戚相关。如何实现正常社会秩序和用地经营间的矛盾,区城管局用“疏堵结合”的方式给出了答案。 3月,永嘉天地管理公司负责人江诗海希望在永嘉天地附近增设广场经济示范点。但是其位置特殊,广场前的公交站是人流车辆聚集地。在不影响交通通行的情况下,区城管局决定在新市南路内侧较宽敞的人行道上规划出一部分,用于摊贩经营活动。 这个做法开创全市广场经济用地审批的先河——工作日晚上出摊,周末全天出摊,既将流动商贩“收归管理”,降低社会治理成本,也规范了峰谷时期的交通秩序,还给足商贩生存空间,实现多方共赢。 无论在腾飞广场、还是徐碧步行街,出街的广场商贩均以设计统一的独立餐车迎客,呈现出整齐划一的街区景观,也为游客提供与众不同的环境体验。 只有相关管理跟上步伐,广场经济才能升级消费品质,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商户要在广场中“站稳脚跟”,可谓“过关斩将”——区城管局首先审批确认是否可以经营,其次商户与场地管理方签订合同,后者通过进场协议进行管理。经营期间,摊位出摊率、卫生状况、消费者投诉情况、营业额等均为考核要素,采用红黄牌警告和末位淘汰制的方式,确保摊位产品质量和经营水平。 改分散为集中管理,化多头为单方监管,避免了权责不清、专业水平低的问题,三元区的广场经济迎来新的精彩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