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盛夏时节的三元区洋溪镇孝坑村,凉风拂面,气温比市区低了几摄氏度。但在百亩西瓜田里,却是一派火热景象——翠绿的瓜藤像绿毯一样铺满田垄,一个个身长体壮的西瓜躲在层层叠叠的叶片下,表皮泛着光泽,令人垂涎。还有一个星期左右,这些西瓜就要大面积成熟,孝坑村村民将唱起丰收的欢歌。 烈日下的瓜田里,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往来穿梭,检查西瓜的长势和状态。他就是被人称为“西瓜书记”的孝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孝海。眼前这片田是他哥哥的瓜田。今年,孝坑村引入两款西瓜新品种,陈孝海担心新瓜品质达不到预期,于是自告奋勇,首先在自家农田开启试种,若市场反馈积极,再向村民推广种植。 “作为一名党员,理应冲锋在前,才能让村民信心倍增。”这一直是陈孝海的信念,也是他为人民服务的真实写照。2024年6月,陈孝海被三明市委评为全市优秀共产党员。 时间回到20年前,孝坑村村“两委”围绕“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提出了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的思路。当时,柑橘、蜜桔等水果市场竞争激烈,而西瓜在村里种植规模较小。村干部邀请农技专家实地调研后,确定孝坑村适合种西瓜。然而,要说服村民一起种西瓜并非易事。村干部明白,只有让老百姓真正尝到“甜头”,才会信服。于是,村“两委”班子带头从自家土地入手,第一年,“一藤一瓜”种植试验田获得丰收,第二年,老百姓看到特色产业带来的收益,也开始种西瓜。到了第三年,西瓜成了村里的特色产业。 谋事一盘棋,干事一条心,孝坑村的村干部一任接着一任干。经过十几年的种植,孝坑村的西瓜产量越来越高、品质越来越好,在市场上也越来越有优势。 2024年第二届“孝坑西瓜节” 2021年,陈孝海上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后,亲自挑选优质的西瓜品种,严格按照标准化种植流程进行管理。产量上去了,拓宽销路成了关键问题。陈孝海深知,孝坑村西瓜产业要真正发展起来,就必须打响品牌。 2022年,正值文明城市创建期间,陈孝海联系区里有关部门,购置一批西瓜,为一线工作者送上夏日清凉,这样的合作持续了3年。同时,孝坑村还与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开展党建共建,对方在垄东服务区为孝坑西瓜等瓜果腾出了一块出售地。就这样,孝坑西瓜打出了“第一枪”。 2023年,陈孝海带领孝坑村首办西瓜节。为了配合活动开展,他和数位村主干把家里瓜田让出来,供市民体验西瓜采摘乐趣。这场以瓜为媒的盛宴,吸引了300余名市民参与,第二届人流量达到近千人次。通过各类合作销售和特色活动,孝坑西瓜的口碑一传十、十传百,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今年,西瓜总产量预计突破150万斤,收购价格每斤1.1元左右,高于市场平均价20%,可实现产值约200万元。孝坑村西瓜种植面积扩大到180户350亩,带动集体经营收入年均增长10%。 看着西瓜销量逐年提升,陈孝海喜在心里。但他明白,孝坑村交通运输条件一直是农业发展的一大阻碍。于是,他带领村“两委”编制《2022-2035孝坑村庄规划方案》,明确了产业发展、村庄整治、农民素质、打造孝廉文化等方面的12项目标和21项措施。在他的努力下,孝坑村建成果蔬转运平台和集中交易场所,带动村集体建设现代化生产体系基础设施,参与改厕、垃圾清运、杂物清理等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带头让出自家土地为半孝线提升改造铺平道路。数年来,陈孝海为村里争取到涵盖农业、水利、交通等领域的项目资金数百万元,助力孝坑西瓜、柑橘、笋干3种特色产品认证审批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 “孝海是勤劳认真务实的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孝坑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脚步不停,这几年发展迅速。村里提升了公交站,建设了文化墙,新增了夜景灯光,让村民有了休闲好去处。即使在工作之余,他也主动联系群众,努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深受群众拥护和支持,他是村里有口皆碑的好干部,是真正为民服务的好党员。”孝坑村驻村第一书记林能兴赞不绝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