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三明新闻 > 
强作风 求突破 促担当 提质效丨建宁:一线练本领 服务见真章
2025-07-29 13:17:00  来源:三明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王思媛  

“以前处理村里矛盾总感觉方法不多,现在‘青苗学堂’里学的调解技巧真派上用场了!”7月28日,刚成功调解完建宁县里心镇芦田村一起邻里纠纷的年轻干部谢鸿翔兴奋地说。他能快速上手解决问题,正是建宁县里心镇“青苗培优”计划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里心镇一直聚焦年轻干部成长痛点,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紧扣年轻干部成长需求与乡村发展实际,以“驻村夜访”等形式,将干部培养与服务群众深度融合,通过搭建多元平台、创新培育机制、推动实践锻炼,实施“青苗培优”计划,打出了一套“培育+实践”的组合拳。

“经验不足、视野不宽、不知道怎么和群众打交道。”是许多年轻干部和村级后备力量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此,里心镇设立“青苗学堂”,通过专题研讨、案例分析,邀请优秀村党支部书记、经验丰富的老干部开展专题授课、经验分享,构建起“教育+实践+交流”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如今,“青苗学堂”已成为促进年轻干部互学互鉴,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跨岗位、跨村镇的业务交流“大熔炉”。

“多亏了江主任手把手教,现在跟村民打交道心里踏实多了。”刚和群众聊完家常的新干部肖逸群,感激地提起他的帮带导师。

导师传帮带,青苗渐成长。里心镇创新建立“政治导师+业务导师+青年干部+后备力量”帮带机制,从镇村两级精心遴选28名政治素质过硬、实践经验丰富的骨干,组建“双导师库”,与60余名年轻干部、新入职人员及村级后备力量精准结对。导师们不仅在理论上“传道授业”,更带着学员深入田间地头、走进农户家中开展“实战指导”,让年轻干部在服务群众的第一线锤炼本领、快速成长,为基层干部梯队建设筑牢根基。

夜幕降临,里心镇的年轻干部们都会带上民情记录本,敲响农户的家门。他们沉入基层,与群众“近邻恳谈”,倾听心声、了解诉求、锤炼作风。如今,周二的驻村夜访已成为“青苗培优”最重要的实践课堂。自行动开展以来,年轻干部们已走访农户320余户,征集到涉及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金点子”18条。

滩角村村民反映“部分小组通组路没路灯,夜间出行不方便”,镇村迅速行动,为滩角村各小组通组道路安装路灯约75盏;靖安村村民反映“水毁机耕路未修、灌溉渠和排水管网破损,导致雨水漫田”,里心镇和靖安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总投资200万元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紧锣密鼓开工……针对走访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里心镇迅速响应,稳步推动实施道路修缮、路灯安装、危桥改造等为民办实事项目21项,今年以来已成功化解各类纠纷31起。

夜访听民声,实干解民忧。里心镇以“强作风 求突破 促担当 提质效”为主题,将“青苗培优”与民生实事落实深度融合,在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精准发力,不仅用一件件“小事”育出“实干为民好干部”,更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自“青苗培优”计划实施以来,已举办“青苗学堂”专题培训7期,覆盖年轻干部及后备力量350人次,推动解决民生实事95项。

“干部脚上有泥土,群众心里才不堵。‘青苗培优’就是要让年轻干部在基层沃土中扎下根、壮筋骨、长才干。”建宁县里心镇党委相关负责同志表示。镇里将探索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路径,激活人才振兴与为民办实事的“双向动能”。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45 中文域名:中共三明市三元区委宣传部.政务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