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三明新闻 >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 | 永安:一片林收获满园春
2025-08-18 15:05:00  来源:三明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王思媛  

8月14日,笔者驱车从永安市洪田镇拐进东上线,沿着“白改黑”路面平稳行驶,车窗外起伏的竹山连绵不绝。路旁一块大石头上,“湍石”两个大字映入眼帘。

位于湍石村乌头甲的这片竹林,面积2537亩,翠竹挺拔、绿意盎然,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下经济高效培育和经营模式集成示范项目。

“我们锚定‘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以兴林富民为目标,大胆探索林业‘四改’新路径,加快森林‘四库’联动,着力打造深化林改先行区。”

永安市林业局局长梅金贵说,示范项目建设是深化林业“四改”,加快科技赋能林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林业“四改”即改活机制、改强产业、改富百姓、改优生态,扭住“改”这一牛鼻子,着力以深层次改革推动新时代基层林区治理创新、激发林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永安国有林场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项目现场

机制活,则全盘活。改活机制,如何改?

“我们聚焦‘山要怎么分’,通过健全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运行机制,发展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持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破除制约森林资源高效利用壁垒。”梅金贵说。

1998年,洪田镇洪田村率先把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向林地拓展,掀起了一场“均山、均利、均权”的集体林权改革,被誉为“中国林改小岗村”。

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2003年,分山到户,湍石村村民吴华可分到了约100亩家庭承包林,其中30亩位于乌头甲示范片。

和吴华可的家庭承包林一样,随着林地承包期到期或剩余年限不足10年,一些承包主体持续经营信心不足,直接影响山林经营质量和社会资本进山入林。

永安市以洪田镇为试点乡镇,开展新一轮集体林地延包工作,纵深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根据《永安市集体林地延包工作方案》,家庭承包林地到期或剩余期限10年以内的,发包方可以依法提前确认延包合同,确保绝大多数农户原有承包林地继续保持稳定。”洪田镇党委副书记陈浙勇介绍。

林地延包政策让广大林农吃下了定心丸,也让吴华可高效经营竹林的劲头更足。

“之前都是粗放经营,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每年偶尔挖些冬笋和春笋,两三年砍一次毛竹,一亩竹林收入五六百元。”吴华可说。

2017年,永安市洪田湍石坝上林业专业合作社成立。吴华可以自家的100亩林子入股合作社,开始科学经营竹林。

“竹林除草、施肥都有讲究,有了合作社技术指导,才慢慢琢磨出山要怎么管。”吴华可说,乌头甲竹林2021年被列入示范片,自己对如何管好竹林有了新认识。

政策好,人努力,小竹子可以成就大产业。

走进示范基地,竹林内可以看见一条条排沟痕迹。朝着“改强产业”目标发力,吴华可和合作社成员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种,开沟施肥、除草抚育、引水喷灌,合理留笋养竹,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竹林长势旺盛。

新技术、新设备让林农增效增收信心更足。“示范基地修建了蓄水池,安装了300多米竹山轨道,有13台爬山虎,2台破碎机,还引进了进口油锯、劈草机、伐竹剪等现代竹山机械,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湍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汝声说。

以一台田园式履带搬运机为例,一次可以运输约300公斤竹笋,爬上40度高的斜坡,道路宽度只需1.2米,有效减少了对林地的破坏。

吴华可孩子还在学校念书,100亩山林全靠夫妻俩共同管理,一年到头忙个不停。有了竹山机械,劳动强度大大减轻。

干活更轻松,竹林效益更好。

湍石村乌头甲示范片竹林套种多花黄精

今年3月,合作社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指导下,在示范片试点套种28亩多花黄精。竹荫下,一株株多花黄精长势良好。

“多花黄精不仅可以改良土壤,目前市场行情也不错。”陈浙勇说,虽然每亩地可以收成600公斤以上,但因为多花黄精生长周期要3至5年,所以选取了部分低产林作为试点。

吴华可的竹林也在试点范围内,对多花黄精进行除草、施肥,不仅带动竹林管理,还能拿到劳动报酬,销售收益将来由合作社统一分配。

实施固碳工程,可以为竹农带来新收益。

永安市是我省首个集体竹林通过森林认证县(市),2014年获得法国BV公司签发的FSC竹林森林认证审核证书,认证林地面积13.53万亩。2024年,永安市完成第三轮FSC换证审核,为实施碳汇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通过加强竹林抚育、做好灾害防治、科学留竹伐竹等措施,推动竹林高效经营管理,不断提高竹林碳汇水平。”梅金贵说。

“改优生态”,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竹林高效示范基地亩产值最高可达10250元,再加上发展林下经济,提升竹林固碳量,不仅林农的收入可以大幅提高,还实现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多赢。”陈浙勇说。

数据显示,永安市累计制发林票5923万元,开发三明林业碳票面积3.6188万亩,签发碳减排量15.0521万吨,实施VCS林业碳汇项目,完成55万吨碳汇减排量及项目的第三、第四监测期的减排量预售,实现交易额1200万元,实现“种树卖碳”额外收入。

人与青山两不负。从当年分山到户,到如今朝着“四改”目标迈进,持续深化林改,让吴华可等广大林农收获满园春色,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走出了一条可喜的“上扬曲线”。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45 中文域名:中共三明市三元区委宣传部.政务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