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学习园地
永志不忘的“国家记忆”(人民论坛)
2015-12-14 10:56:00  来源:  责任编辑:徐丹  
   二战时期有位士兵说,“没有一个战士真正从战争中幸存”。对一名军人而言,战争经历带来的伤痕尚且难以磨灭,对于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来说,这种伤害更是刻骨铭心。

  对于那场惨绝人寰的战争暴行,南京大屠杀亲历者的记忆往往跟外部世界的想象大不相同。靠在脸上抹黑灰才躲过灾难的杨翠英老人,前不久在报纸上看到巴黎发生恐怖袭击、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的消息,就以为又要打仗了,甚至买了很多米存在家里。直到女儿发现并安慰,才意识到和平并未再次舍她而去。

  对于国家最高级别的纪念,亲历者的感受也会比一般人更深更厚。失去了叔叔和两个舅舅的葛道荣老人,今年又到写着遇难者名单的“哭墙”前,“这个地方我们每年都来,但如今更感动,为什么呢,以前是家祭,现在是国祭了。”个人的痛苦记忆,一旦为国家所铭记,为世界遗产所铭刻,自然具有更普遍的意义。

  确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将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如同一缕阳光打进历史的黑暗森林中。历史因为过于宏大,记忆的河床层层叠叠,时常容易掩埋住那些深深的伤痛。而实际上,正是那些伤痛最能警示后人。30万死难者,不是冰冷的统计数字,而是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组成的。他们被践踏、杀戮时的血腥,很多还埋藏在历史的黑暗角落中。而我们要进一步做到的,是把阳光继续引入最黑暗的角落,让人们直视并清算罪恶,让那段惨痛的历史不再重演。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人恶名之一部分,也是属于你的”。博罗夫斯基的话,值得对所有关注南京的人说一说,同时也值得我们自己想一想。铭记南京大屠杀,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责任,是全人类都应该去做的事情,但牢记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必须是我们民族首当承载的责任。作为亲历了那场浩劫的民族,我们最理解同胞惨遭屠戮、山河凌辱的痛苦,我们最懂得同仇敌忾、永不言败的精神,我们最希望这样的战争暴行永远成为历史。最大限度地表达对南京大屠杀的态度,不负个体生命的苦难、体现人类命运的关怀,我们才能完成对民族意识的升华。

  南京大屠杀已经成为国家记忆、世界记忆。但这并不应该是抗战史研究的结束,而恰恰应该是全社会关心抗战、研究抗战、讲述抗战的开始。抗战军人作家阿垅说过,中国有血写成的“伟大的作品”。先人的呐喊,声犹在耳。对于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人来说,只有不断去延续血写的记忆,才能不断获得耻辱与奋起相激荡的民族精神原动力,才能让中华民族永远成为人类和平的捍卫者。

   编辑:徐丹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