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红色三元
光辉历程——热血铸就江山
2016-10-10 15:16:00  来源:  责任编辑:张芳  

    一、红军首战在三元

  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4军走下井冈山,建立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12月,红4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古田会议)之后,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第二次三省“会剿”,红4军决定回师赣南。

  1930年1月7日,毛泽东率领红4军第2纵队离开古田,经连城进入清流,再入归化县的盖洋、张地等地,16日到达宁化县,19日进入江西。毛泽东骑着白色的骏马,行军在宁清归的崇山峻林中,一路上思考着未来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以古田会议后舒畅的心情和昂扬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写下了光辉灿烂的诗篇:

  如梦令.元旦

  一九三0年一月

  宁化、清流、归化,

  路隘林深苔滑。

  今日向何方,

  直指武夷山下。

  山下山下,

  风展红旗如画。

  红军经过归化县域,秋毫无犯,纪律严明,宣传革命,唤起群众,点燃了归化革命火种。红军的影响遍及归化大地。

  红一方面军在取得第二次反“围剿”胜利之后,1931年6月底到7月初,连续召开了第八、九次总前委会议,毛泽东于建宁驻地发出三封著名的指示信,指示红一方面军在闽西北进行广泛分兵扩大红色区域,筹粮筹款,为粉碎第三次“围剿”作准备。总前委会议和三封指示信指出:“4军应以归化、清流、连城为工作区域,以沙县、永安、尤溪为筹款区域,即在三县筹款自给。”“所谓工作区都是要分配土地、建立政权的。”“筹款区只打士豪,做宣传,而不分田地,不建立政权。”还指出具有“地势偏僻,既不受威胁……有山地纵横,无河川阻隔,最适宜造成新战场。第四、有款可筹,军以内不愁给养。第五、群众很多,可以出兵扩大红军”等五个好条件,指出这是块“东方好区域”,“我们应该在这区域作长期工作计划”,雄才大略地预见闽赣边武夷山两侧及闽西北纵深区域的这块土地将拓展为中央革命根据地。

  根据三封指示信精神,1931年6月底,红4军13师在师长粟裕,政委高自立率领下,进入归化县南部,到胡坊、岩前、沙溪、吉口、白叶坑等地,筹粮筹款,开展“不完粮,不完土豪的债”的抗租抗高利贷的斗争。红13师一工作团驻扎在白叶坑永安堂。红军所到之处号召群众武装起来闹革命,鼓舞了岩前、吉口、白叶坑等地的农民的革命热情,不仅帮助红军搞好宣传,打击土豪地主,筹措粮款,还有白叶坑的瘳金水等青年主动要求当红军。

  7月初,在归化进行分兵扩大红色区域的红12军一部从归化出发解放岩前。以吕遇隆、吕光仔(麻仔光)、邓海安为首的地方反动势力,收集岩前一带的民团,集中兵力守在渔塘溪带水门。红军决定隔着渔塘溪强攻。双方对峙了半个多小时,民团还守住不放,红军选定对面岬仔圩(现在的岩前小学后面)做为突破点,先在火力的掩护下,有三个红军游过溪面,占领对面桥头堡,再把粗大麻绳绑在一棵枫树上,一个红军战士把粗绳的一头拉紧游回对面,大批红军在火力的掩护下,双手抓住麻绳,借麻绳拉力,冲过对岸,击溃驻守岩前的民团,民团队员纷纷逃散,红军击毙了吕遇隆,抓了王胜瑞和地保哀老婆,红军就在岩前“岛外”的一块空地上,召开公审大会,王胜瑞被判处死刑。

  这是红军第一次攻占岩前,消灭和打散了岩前及其周边一带的反动民团组织,使岩前第一次得到解放。接着红军一个小分队在吕厝郎官第驻扎下来,从此开始岩前的苏维埃斗争,岩前成为归化东南部红旗不倒的红色区域之一。

  二、东方红军建功勋

  1933年4月,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共临时中央继续推行“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在攻打乐安等战斗未能完成预定计划后,决定两个拳头打人,把一方面军分为东方军和中央军,中央军留在抚河沿岸作战,待东方军取得进展后北上,汇合攻打南昌。

  7月1日,中革军委代主席项英发布《关于东方军之组织及干部配备和指挥关系的指示》,决定以红3军团和红19师组成东方军,红34师、闽赣军区、宁清归军分区及独立师团营就近归东方军指挥。

  2日,东方军向福建挺进。4日,彭德怀、滕代远根据战场实际情况,提出“首先消灭泉上之敌,后再同时攻击嵩口、清流之敌,此举我有集结主力随时打击增援敌之便”的建议,得到中革军委的同意。

  东方军立即以“围点打援”布置战术,红5师围攻泉上土堡,红4师和独立第7师在距泉上30余里的延祥设伏,准备歼灭援敌。

  7月9日,卢兴邦309团增援泉上土堡而进入延祥伏击圈。红4师和独立7师居高临下,发起攻击,全歼309团。红军乘胜出击,盘踞清流城的国民党军弃城退往永安,红军占领了清流,红5师第13团东进歼灭了归化国民党军1个营,解放了归化县城。

  7月18日晚上,东方军炸开泉上土堡一个大缺口,杀进土堡,全歼土堡守军。东方军拔掉了这个挡在要地的重要据点,紧接着顺利解放了清流、归化两县大片土地,使宁、清、归、建(宁)连成一片。

  东方军红3军团一部再次来到岩前,帮助岩前乡党支部、苏维埃政府和岩前乡赤卫队,进一步肃清周边反动民团组织和地方势力,进行苏维埃政权建设,使岩前红色区域向外扩大。

  随后东方军南下连城。8月,东方军从闽西北上,经过岩前、吉口,向将乐、顺昌、延平进军。其中红19师在岩前、吉口住下,并陆续往沙县开走。岩前乡苏维埃在红军的帮助下,着手开展分田分地运动,岩前苏维埃政权建设达到鼎盛时期。

  9月,国民党军队大规模进逼黎川。10月,根据中革命军委命令,东方军回师江西参加战斗,完成东方军首次入闽作战任务。

  东方军首次入闽作战,收复了大片老苏区,开辟了数百里的新苏区,威逼福州,打击了国民党19路军。19路军将领认识到继续进行“剿共”内战没有出路,决心联合国民党反蒋势力李济深、陈铭枢以及第三党的黄琪翔等,共同走抗日反蒋道路,并采取了联合共产党的步骤。11月“福建事变”爆发。

  蒋介石以重兵进剿19路军,对中央苏区暂时缓以守势。但中共临时中央左倾领导人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失去与19路军进一步联合的机会。蒋介石在解决“福建事变”后,对闽西苏区的红34师构成威胁。为了保卫闽西苏区,援助34师,支援19路军反蒋事变,为粉碎第五次“围剿”打好基础,东方军再次奉命入闽作战。但此时已经过晚,福建人民政府和19路军在蒋介石军事进攻和政治分化下,于1934年1月失败。 

  1934年1月3日,东方军红3军团经归化县城,8日东方军于归化司令部发布《3军团向沙县前进之命令》,于9日到御帘,10日到达沙县的夏茂、富口一带。红19师8日先期到沙县县城外,并组织攻城,几次冲击均未奏效。10日,红7军团奉命以一部监视沙县县城之敌,主力袭取尤溪县城,12日,红3军团开始进攻沙县县城,18日,红7军团解放尤溪城,全歼守城国民党军,为围歼沙县守军创造条件。红3军团第5师经坑道作业,25日用炸药炸开县城城墙,全歼沙县国民党军,解放沙县大片土地。 

  东方军1月9日进军沙县过程中,驻扎在明溪御帘,并派一小分队红军越过大山,经紫云、砂蕉、小蕉,来到历西、碧溪、城南探路,试图开辟进攻沙县的另一条路线。1月10日东方军主力已到富口,后这条路线放弃。但这一小分队红军与历西、碧溪党支部和城南党小组取得联系,在当地党组织的支持配合下,做宣传,打土豪,发动群众,消灭了当地大刀会等民团组织,帮助进行苏维埃政权建设。

    三、转战三元燎战火

  1933年9月,国民党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 1934年1月,东方军第二次入闽作战,开辟了沙县、三元等大片新苏区,但巩固和扩大战果的时机已失,“福建事变”中的福建人民政府和19路军很快失败,蒋介石得以回过头来集中20多个师,由北、东、南三面进攻中央苏区。中央苏区东线以宁清归地域为依托,牵制国民党军队的东路进攻。为实现这一计划,宁清归军分区从清流移至归化城,同时成立归化警备区,统一指挥这一地区的红军和地方武装。宁清归各苏维埃政府抓紧各项工作,动员群众投入反“围剿”斗争。2月11日,东方军奉命回到中央苏区,加入第五次反“围剿”主战场。红7军团则从中央苏区反“围剿”主战场长途行进来到闽西北,开展游击性运动战,牵制东线国民党军队,支持配合第五次反“围剿”,并相机开辟红色区域。

  3月22日,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央苏区的东路军一部,10师李默庵部,由将乐向归化推进。红7军团一部从沙县经莘口直上归化,加入红7军团主力在归化县北部铜铁岭迎击国民党10师的战斗,从上午9时战到下午4时,有力地阻击国民党军向中央苏区前进。归化县城一度失守。26日10师回击将乐,红7军团再次在铜铁岭设伏,10师中午到时,红7军团果断居高临下出击,至下午4时结束战斗,并追击到将乐白莲。收复归化县城。

  4月初,根据中革军委指示,红军独立第9团挺进到岩连宁地区,破坏国民党的后方运输,牵制干扰国民党军向苏区的进攻。红9团由方方接替罗桂华任政委,吴胜任团长,陈仁任政治部主任,直属中革军委领导。方方为红军独立第9团的军政委员会主席。

  就在这一时间,红7军团侦知卢兴邦主力部队已开往宁化,永安县城兵力薄弱,即刻命令红7军团以一昼夜步行二百里速度,4月8日经岩前,过忠山,9日打贡川,并同从永安西部前来配合攻打永安县城的红军独立第9团合围永安县城。经过近10天的围困和坑道作业,爆炸城墙,打开缺口,于4月18日攻占永安县城。5月1日成立永安县革命委员会。

  在攻打永安县城期间,红7军团一部留在忠山乡向东警戒,并在忠山建立红色政权,后由红军独立第9团和红9团军政委员会接替领导。接替的红9团一部在忠山期间,在忠山赤卫队的带路下,主动向东北一带进击,扫清周边的反动组织。红军进击到当地大刀会组织的老巢星桥,星桥反动组织大刀会企图阻止红军进击,在星桥村头摆好阵地,前沿阵地被攻破后,退守星桥附近的杨家山。红军在星桥百姓的帮助下,果断发起追击,红军和星桥大刀会在杨家山对峙,大刀会短暂反抗后因无力抵抗而投降。红军镇压星桥大刀会头目,解散了大刀会,肃清忠山周边反动组织,为巩固和发展忠山乡一带的苏维埃政权铺平道路。

  5月27日,红7军团在进行强渡沙溪战斗后,28日途经草洋村时,还进行了一次马定峡歼灭战。马定峡是草洋村本点对面遗留的土堡,面积约300平方米,周边群山环抱。1933年夏,卢兴邦在闽西北和中央苏区抢夺地盘,派出一个连队驻守草洋村。不久因东方军开辟和恢复归化、沙县、三元等苏区,卢兴邦与该连队失去联系,这支连队大部逃散,部分以马定峡土堡为据点,沦落为匪。为了生存,马定峡土堡的匪军外出四处抢掠,鱼肉百姓,周边草洋、杜水、坑源等村百姓苦不堪言。红7军团在经过沙溪战斗后,经廖源,来到草洋,当地老百姓欢迎自己的军队,请求红军消灭这队匪军。在草洋村民的带路下,红7军团一部包围马定峡土堡,传话说服投降失败后,发起攻击,经半个多小时的战斗,土堡内匪军不支,挂出白旗投降。此战消灭匪军二十余名,另有二十余名匪军成了俘虏,彻底端掉这个匪军窝。

  红军独立第9团还在西际村展开一场保卫战。西际东北200米有一条古官道通往沙阳、莘口、三元,周边高山,地势险要。官道中间有一休息亭称八角亭,是平时行人来往沙阳的休息地。1934年6月,国民党52师参加围剿中央苏区,进入西际企图扑灭西际红色据点,西际村党支部、农会干部、赤卫队和红军独立第9团一部联合起来,疏散全村人员,在八角亭周边山头设下埋伏圈。52师一部进村后,红军和赤卫队发起攻击,52师一部退至通往沙阳的必经之道八角亭,被我军民合围。我军民利用有利地形发起攻击,52师一部蜂拥后退,小路险陡,溃不成军。此战歼灭三十余人,俘虏六十余人,缴获一批枪支弹药和一架无线电台,使西际红色区域仍保持在红军手里。设在西际的工农红军物资采购站得以继续向明溪、宁化、瑞金等中央苏区运送食盐等重要物资。

  1933年以来,西际、柳城一带的农会、乡苏干部带领村民,储存和筹集食盐等重要物资,通过溪口渡口,运送到明溪、宁化、瑞金等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展开后,国民党以军事政治经济相结合的手段,进攻和封锁中央苏区,该渡口一度被52师一个连队驻扎封锁。1934年9月23日,红军独立第7团一部游击到西际一带,在独立第9团游击队和西际、柳城村赤卫队、农会干部和群众的支持配合下,利用优势兵力包围了渡口,攻击国民党52师驻守连,全歼国民党军队。这次战斗再次打通经过溪口渡口运往中央苏区的物资补给线。

    四、战火烂漫深坑岭

  1934年5月,中央苏区北线告急,国民党军队又在东路部署了第4纵队,构筑起连城至宁化的封锁线,向中央苏区步步进逼。宁化、清流、归化、泉上、彭湃五县由福建省划归闽赣省领导,同时泉上、清流、归化及其以东地域划分为闽赣军分区第一作战区,强化主力红军与地方武装密切配合,三元区域内的岩前、忠山和西际赤卫队也动员起来,配合红军加强中央苏区东线的反“围剿”军事斗争。

  同月25日,红7军团从明溪方向进击运动到三元历西。在当地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的帮助下,三天以来了解熟悉了两岸情况,收集了四十余条船,兵分长安、白沙、历西、翁墩四路渡河强攻沙溪东岸国民党239旅一部。27日清晨,天还没亮,红军为试探敌情,派第一条船从历西观音阁城门前开出。船刚驶到河中,就遇到了国民党军的火力阻击,尽管红军同时进行了火力压制和猛烈反击,但这条船还是被打翻,船上四五十名红军战士全部壮烈牺牲。这条翻船顺水漂流到徐碧后,国民党军发现船上还有一个受伤的红军战士及船夫耐桃(列东人),就用大刀会的刺刀杀害了他们。这个红军战士牺牲前表现得十分顽强,他慷慨激昂地说:“你们不要高兴得太早了,我们马上会消灭你们的,你们决没有好下场!”

  天亮后,战斗全面打响,在红军火力的掩护下,四十多条载着红军的船同时从四个进攻点向对岸进攻,西岸的红军集中火力压制东岸国民党军临时搭起来的工事。刹那间,沙溪河两岸枪声四起,战火连天,硝烟弥漫。在红军的强大攻势下,国民党军弃阵慌忙逃窜,四路红军占领对岸。国民党军分两路往城关、徐碧方向仓惶逃窜。往城关逃跑的大部分被红军围歼消灭在下洋一带,其余往莘口方向逃跑。

  红军击溃国民党军后抢占徐碧高岩甫山头,沙县国民党238旅两个营闻讯前来增援,在徐碧展开激战,我红7军团利用有利地形,优势兵力奋勇作战,歼灭大部。战斗结束后,沙溪河水染红血迹,河滩上躺着国民党兵尸体。当时《红色中华》报道:“两营人(一个炮兵营,一个工兵营)被我全部消灭,计缴步枪三四百支,轻机枪五架,子弹九万余发,俘敌连长以上官兵三百余名,敌伤亡和落水溺死的在三百以上,残敌向沙县逃窜。”

  27日晚红7军团在高岩甫山头宿营,28日早晨经瘳源、草洋、万代,进击至湖源村,又与从莘口方向转移而来的国民党80师239旅战于村后的深坑岭。深坑岭位于三元西面,东边与沙县、大田县接壤,山高林密,小道崎岖,地势险要,因深坑岭下有一深涧,故称深坑岭。

  红7军团驻扎在湖源村龙头城,而国民党军队已率先占领深坑岭的南洋峡主峰。南洋峡是深坑岭的山峰之一,山高险峻,森林密布。29日早晨接战后,红7军团因情况不明,未摸清国民党军队的兵力,认为只是一股国民党小部队,仅派56团出击,其余部队集结待命。双方交火后,红军发现周围几个制高点已被国民党军占领了,处于正面仰攻的困境,且第一次打山地森林战,并无经验,结果部队损失严重,双方进入僵持阶段。

  寻淮洲、粟裕等首长立即派出小分队深入到湖源村、筠竹村,在当地村民的帮助下,摸清了深坑岭一带情况,并有湖源村和筠竹村的陈上桔、罗邦青、陈有斗和邓赐苏担任红军向导,一路由陈上桔、罗邦青带57团1营从北面攻打南洋峡背后的植湖垄,另一路由陈有斗和邓赐苏带55团从西南直插深坑岭截断国民党军的退路。下午二时,两路兵马到达指定位置后立即发起攻击。57团1营在参谋长夏忠兴率领下打得机智勇敢,植湖垄是国民党军一、二阵地中间的空隙,这一地带又正好布满了森林,我红军一边朝前开火,一边又向后猛攻。这时,处在一线的国民党军误以为二线被我占领,二线的国民党军又以为前线已经失守。于是前线的国民党军向后打,二线又向前打,展开了一阵混战。我1营乘机占领了左右侧小山头,占领了主要阵地。参谋长夏忠兴腿部负伤后由团俱乐部主任张志坚协助指挥。

  红军55团在团长王蕴瑞的率领下,在深坑岭阻击国民党军。深坑岭是国民党军溃逃的唯一出路,故不惜付出代价轮番进行攻击,但是我55团坚守阵地,顽强阻击国民党军队的攻击。

  黄昏,红7军团发起全面围歼。此时国民党军已成惊弓之鸟,见往三元的退路过不去,只得往北朝官庄方向退却。但红军55团一营已占领有利地形,加上红7军团19师部及时派出警备连助战,国民党军不得不又退缩深坑岭。深坑岭有一段山路,两边陡壁,中间深涧,山腰一条大路,只有一米多宽,近一个旅的国民党兵全部涌进了这条山路后,我55团居高临下,发起猛攻,国民党兵互相夺路,摔死在深崖者无数。据战后观察,深谷一边的草木被掉下去的国民党兵滚得精光;时过数十年,坑底还留有许多残骸和头盔,足以说明当年国民党兵惨败的情景。晚七时,战斗全部结束,国民党80师239旅全部被歼,击伤旅长一名,击毙团长一名,缴获步枪一千二百余支,机枪二十挺,迫击炮三门,子弹数十万发,并缴获电台一部。 

  从战斗开始时的劣势,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经过迂回侧击和艰苦的山林战,转为优势,并全歼国民党239旅。此次战斗《红色中华》上报道:“结果整个一旅全部被我消灭,计俘获人、枪近两千,重轻机关枪数十挺,炮数门,其他军用品堆积如山,现正在清查中”。 

  深坑岭战斗是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中央苏区东线的一次重大胜利。战斗结束后,国民党军队赶紧调动刘和鼎、陈明仁、卢兴邦、王仲廉四师,卢兴荣的第52师等转向沙、永、尤方向而来,并令第九纵队指挥刘和鼎到永安主持后方防务,打乱了国民党军队在中央苏区东线的兵力部署,延缓了向中央苏区推进的速度。

  在深坑岭战斗中,由于王蕴瑞等“上第一线鼓动战士并组织冲锋夺取敌人主要阵地,将敌人完全消灭在战争中,为群众的第一模范者”,官兵英勇战斗,顽强歼敌,战绩显著,中革军委发布命令,授予团长王蕴瑞、参谋长夏兴忠二等红星奖章,团俱乐部主任张志坚三等红星奖章。

  1934年12月16日,随着国民党52师反扑进入归化、沙县和永安,以岩前、忠山、西际和城南、历西、碧溪为主要区域,前后坚持斗争达4年之久的中央苏区东线的三元红色区域,随即消失。岩前、忠山、西际、城南已分配或正在分配的土地,也被还乡地主土豪攫取。不少苏维埃干部及其家属被杀害被折磨,一些家属被迫背井离乡,投靠亲戚,到他乡艰难生活。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393106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