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网络媒体走转改】将乐良地村:遗落在时光里的千年古村
2017-02-16 10:58:00  来源:  责任编辑:郑新凤  

作者:詹宗莹

日前,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一行人来到位于将乐县西部、万全乡之北端一隅的千年古村,坍塌的古宅、土垒的墙根、错落横列的小山,是被时光遗落此地的良地村。一条小溪蜿蜒而出,从村子这头流向那头,在到良地之前,我还从来没听说过这名字,怎么能想到之后整整半天的时间都泡在了这儿,这里的生活仿佛还停留在千年之前,而我,只是不小心闯入。

一见倾心,只为一碗擂茶。良地的村民热情好客,一来到良地,村民便为我们倒上了擂茶。第一口擂茶送到嘴里的时候,好吃的差点流泪,磨碎的芝麻和特有的草药,满嘴的清甜,再配上当地特色的茶点,瞬间便明白了这里家家户户做擂茶缘由,在门口晒太阳的大妈大叔们不知道在讲些什么一直笑得不停,清脆的笑声回荡在古巷里。旁边大树那儿靠着两个老阿婆依然唠着家常,没有人觉得被打扰到,眼前的一幕,仿佛一幅静静流淌的画卷。

以前走过的几个古镇古村,是齐整的黑瓦房、蜿蜒的人工石板路、热闹的老茶馆、摸着口红的时髦女性和穿皮鞋的商人,满是一副喧嚣的样子。而这里,除了保护修缮的人,一切都是原来的相貌。这里散落着十几个清朝留下的谷仓,石磊台基、石质台阶、木质的仓门和仓柜,原来家家户户用来放置粮食的仓库延续至今仍在使用。老阿婆拿着旧时打造铁钥匙,打开谷仓的门,空气中飘散着粮食特有的味道,墙上挂着的是阿婆丈夫以前亲自制作的锤子、刀具。阿婆介绍说,村委会和村民都有对粮仓进行保护,还安排了保护责任人,才让这些谷仓从清朝留到了现在。

顺着古村的石阶路往上走,不远处,便有一个月山公屋。屋主之子梁月山是良地悠长文风的杰出代表,一生精于求学,雕花的门楣,木格条的窗棂,阶前的苔藓,墙上爬满的青藤,这一切仿佛都向人们默默地讲述着月山公远久的故事。

踏着石子铺就的小路,置身于高低错落的古宅,清澈的溪水穿村而过,溪边蓝布衫的老妪弯腰洗着衣物,“吧嗒吧嗒”抽叶子烟的老头坐在村子前,他们在各自门前喃喃自语,不知絮叨着哪朝哪代的旧事。溪边石阶下顽童们用枝条追撵着几只小鸭子,青瓦屋顶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使人仿佛时光倒流,恍若梦里......(朱口镇)

 

良地谷仓

 

古老的谷仓钥匙

 

村里的孩子,生活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

编辑:郑新凤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