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人:余宝玉 企业生产经营的状况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直接关系着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机器人、智能制造将成为将来工业经济的一大趋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其主要技术表现”。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立和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将成为三元区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党的十九大指出,进入新时代,在新时代,我国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具体建议如下: 1、以智能制造的理念作指导,组织系列调查研究。行业竞争激烈、企业发展不容易,企业应切实转变发展思路,树立创新引领、转型升级新理念,积极主动融入企业智能化发展的时代大潮。首先对大中型企业的智能制造型科技企业开展详细全面的调查研究。在这基础上,做出准确的企业判断,找出问题,发展智能制造产业。 2、加强政策支扶持。针对关键问题,细化措施,实施有效的精准扶持。 (1)资金扶持。企业智能化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前期投入资金大,科技系统组织实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对于不同项目和企业,推出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补助、贴息、初创企业补助、公共创新平台补助和资本金投入等一整套扶持资金管理办法,是财政资金扶持企业经济发展的优良模式,值得借鉴;也可以整合区内各类财政扶持资金,统一管理使用,主要实行无息使用,到期返还,反复使用的办法。 (2)、人才扶持。加强本土人才培育使用,建设一批适应智能制造需要的、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解放思想,放活政策,可以执行人社部规〔2017〕4号“关于支持和鼓励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鼓励公职人员进入企业帮扶,也可鼓励企业选用公职人员。 (3)、资源扶持。实事求是地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土地、能源、材料等资源问题,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进程,加快企业的转型升级。 (4)、市场扶持。2017年10月30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常务会议研究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福建省委省政府2015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充分利用公共媒体加强企业产品宣传,组织产品展销,政府采购向当地产品倾斜等,在为企业搭建市场平台方面主动作为。 着力推进智能制造产业,促使企业的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从制造型向智能型发展,推动“三明制造”向“三明智造”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