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 > 
【新春走基层】原来,三明这个千年古村里还藏着一群“面具之神”
2019-02-15 10:59:11 杨思凡 来源:三明网  责任编辑:张芳  

“礼赞新中国 奋进新时代”

2019年福建省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

第一篇

2月13日,2019年福建省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一行人来到泰宁新桥大源村,探访这个千年历史文化名村,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个小山村中的传承与发扬。


大源,东邻邵武,西毗建宁,北出江西黎川,联结着闽赣两省的三县一市。自宋以来,大源就属泰宁县绥城乡清泰里安仁保(清雍正二年,街口建了新泰桥,改称新桥),是明清时出闽入赣的中转站。

这里,分三姓聚居,为严氏上大源(福塘坊)、戴氏下大源(鹿林坊)和林氏椒窠三个自然村,人数虽仅数百,却是个千年古村,曾经人文鼎盛,至今古色古香。


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首批传统村落、三明市首批“中央红军村”等多块国家级牌子。同时,拥有傩舞和赤膊灯等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村里的文物古迹多以地面古建筑为主,现有30余处桥梁亭阁、庙宇宗祠等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古建筑,尤其是以戴氏官厅、文昌阁、魁星楼、古驿道等为首的文物古迹,都是大源先辈留下的珍贵文化瑰宝,赋有历史、文化、科技、艺术等多方面价值。

作为古代文化遗存,古建筑经受着风霜雨露,水火雷电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不可避免的造成损伤、残坏、坍塌。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门聘请了专业团队,制定了《大源古村部保护与开发的整体规划》,先后投入500余万元对文物古迹进行修缮和保护。

同时,为了维持村里原有的古文化风味,特将“粉墙、黛瓦、翘角、马头墙”等徽派建筑风格元素融入新村规划中,彰显新房的古朴美,让新旧建筑交相辉应,相互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

“摘下面具是人,戴上面具是神”。傩舞素有中国舞蹈"活化石"之称。傩舞伴奏乐器简单,一般为鼓、锣等打击乐。傩舞的组织称为“傩班”,成员一般有八至十余人,常有严格的班规。傩舞常在傩仪仪式过程中的高潮部分和节目表演阶段出现,各地的傩舞节目丰富,兼具祭祀和娱乐的双重功效。

在大源,就有两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也有其独特的魅力。大源村对艺术特色等进行挖掘整理,创新设计傩面具、舞步及赤膊龙灯的走向,并多次在各类民间文艺表演和大型艺术活动中亮相。

2015年,大源村成立大源傩农家乐合作社,鼓励非遗表演队员参与农家乐的经营管理,作为收入来源,形成以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严建华为队长的固定表演队伍15人。


2016年,在村的空旷处辟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以便“傩舞”展示108式舞姿,也便于“赤膊龙灯”摆字、设阵。

2017年开始,“古傩大源”闹元宵、“静心泰宁.多彩新桥”摄影大赛、“大源傩”民俗文化节、农民“丰收节”等系列传统民俗活动常态化举办,大源传统文化品牌渐渐打响。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393106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