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小流域“水清、河畅、岸绿、生态”治理目标,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多优美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莘口镇党委、政府坚持问题导向,深挖排查,精准施策,全力打好推进小流域治理的“组合拳”。 第一拳:创新河道、流域监管模式 莘口镇认真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结合镇域实际,创新“3+N”河道生态治理模式,由13名专职人员担任河道专管员,对辖区内各河道、流域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建立巡查考核制度,要求河道管理员做到“巡、查、护、治”四到位,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巡查活动,对流域内的工业企业、畜禽养殖场进行细化排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督促整治并上报有关部门。 此外,该镇还与环保、水利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联动,多次开展小流域治理联合巡查行动。对违法排污行为形成早发现早处理早制止的“齐抓共管”长效机制。 第二拳:“四部曲”,压实源头治理 针对鱼塘溪及溪源溪流域面源污染问题,镇党委政府根据流域特点,制定“一河一策”细化方案。 一是强化畜禽养殖污染监管。对鱼塘溪及溪源溪流域内7家规模养殖场进行定期养殖污染防治巡查,督促其落实好畜禽污染防治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对流域内所有的散养户进行关闭拆除,禁止擅自复养。 二是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引导农户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进行蔬菜种植,并在农田上实施截污措施,减少化肥流入流域水环境。 三是落实企业环保巡查常态化。结合安全巡查一体化、环保网格化巡查机制,落实对流域内汇华工业园及黄砂工业园企业的巡查监管,上半年累计流域企业排查30余次,对涉及私设暗管,偷排漏放等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行为,坚决上报上级职能部门依法惩处。 四是强化生活源治理。加强流域内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三格化粪池的建设及管护。对5月16日和6月10日两场特大暴雨,造成设施损坏的黄砂村、楼源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立即实施灾后重修,确保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并在流域内各村配齐保洁人员,及时清理转运生活垃圾,清理流域内的陈年垃圾。保证生活污水、垃圾不对流域水环境造成影响。 第三拳:强化水质监测 针对渔塘溪、溪源溪2条小流域水质预警问题,莘口镇除积极采取上述措施整改提升水质外,还沟通协调河长办、环保等部门对2条流域进行监测,实时掌握流域水质变化情况;同时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加大对流域水质监测频次,细化分析水质情况,以便根据情况及时采取对策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