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日报通讯员武辉 “绿水青山是无价之宝。”我市以扩绿、提质、增效为主攻方向,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突出高质量造林绿化,统筹推进美丽三明建设。今年,省上下达我市国土绿化任务15.7万亩,截至2月28日,全市植树造林完成进度66.2%,位居全省第一。 强化目标责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和森林质量提升工作,把造林绿化工作列入2020年市对县签订的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书和市政府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层层落实责任,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植树造林的良好浓厚氛围。 强化工作部署,突出“四个抓手”,组织实施高质量造林绿化工程。抓森林景观带建设,按照“苗木容器化、树种多样化、品种乡土化、色彩季相化、配置群落化”原则,重点推进沿江、沿路、环城森林生态景观带4200亩建设,突出抓好“两高一线”沿线、国家森林步道、省际公路交界窗口为重点的绿美景观示范片1175亩建设,丰富公共生态环境;抓城乡绿化美化,今年将新增村庄绿化2300亩,促进城乡绿化一体化;抓珍贵树种造林,结合松材线虫病除治、重点区位林生态修复,大力开展马尾松林、低产低效林优化改造,今年将完成珍贵用材树种造林2.62万亩,建设珍贵树种示范区16个;抓义务植树,组织“春节回家种棵树”活动,全市报名1.4万多人,累计发放楠木、桂花、福建山樱花等20余种苗木近5万株。 为破解新冠肺炎疫情对造林绿化工作带来的影响,林业部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全力推进造林进度。制定了简化招标程序、备足造林苗木、破解用工难题、解决企业实际困难、落实疫情防控、履行主体责任等六项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措施。抓好服务和技术保障,市林业局组成12个工作组,深入基层开展工作协调、技术指导,各县(市、区)抽调营林、绿化、速丰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分片挂包深入山场地块造林一线,确保造林质量。保障造林资金,及时下达各级财政专项资金,为招投标和造林物资的采购提供了资金保证。各县(市、区)在用好专项补助资金和森林植被恢复费用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投融资渠道,多方筹措造林绿化资金。各地还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如沙县积极动员当地劳动力就近参与植树造林,提前联系返沙复工和来沙务工人员,确保劳力供应;三元区为全区造林业主低价供应高世代杉木苗木,提供苗木运输便利,降低造林成本;清流县对苗木企业的苗木运输参照“菜篮子”产品和重要生活生产物资应急运输通行的工作流程进行管理,及时协调办理好运输通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