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贫困户的“收入账”——广西极贫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见闻
2020-04-23 11:32:46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郑新凤  

新华社南宁4月23日电 题:贫困户的“收入账”——广西极贫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见闻

新华社记者刘伟、向志强、陈一帆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1)贫困户的“收入账”——广西极贫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见闻

在广西隆林昌隆服装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员工在生产口罩(4月14日手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刘伟 摄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贫困户如何拓展增收渠道?记者近日深入广西4个极度贫困县之一的隆林各族自治县,与贫困户一起细算“收入账”。

天生桥镇岩卡村贫困户陆思代去年和妻子在广东一家企业务工。受疫情影响,这家企业一直没有复工。“现在我们在老家打零工,平均一天能挣100元左右。还养了40只鸡鸭、新种了5亩桑树。”陆思代说。

陆思代一家的收入还有不少来自政府的政策扶持。陆思代说,种植桑树获产业奖补7500元、公益性岗位夫妻俩每月1800元、低保金每月1620元、库区移民后期扶持补助每月300元……

地处滇桂黔石漠化片区的隆林县石山众多、土地稀少,是广西8个尚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之一。为克服疫情影响,当地多措并举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畅通外出务工通道、支持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对发展扶贫产业奖补、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确保社会保障兜底到位……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2)贫困户的“收入账”——广西极贫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见闻

在广西隆林鹤城新区的扶贫车间,工人在加工电子变压器(4月14日手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刘伟 摄

外出务工是当地贫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全县每年约有8.5万人外出务工,其中贫困户3万多人。据隆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介绍,县里积极与用工地区对接,向务工人员推送招聘信息,包车“点对点”送务工人员返岗,对自发外出的务工人员也给予交通补贴。截至目前,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达7.9万人,其中贫困户2.4万人。

积极支持本地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复工复产,是当地促进贫困农民增收的重要一招。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黄勇健介绍,企业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并达到相应标准的,政府按每个劳动力2000元给予企业补贴;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在2月至6月期间可享受每月300元的稳岗补贴。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3)贫困户的“收入账”——广西极贫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见闻

在广西隆林嘉利茧丝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在操作生产设备(4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驰 摄

记者在昌隆服装有限公司看到,临时改造的口罩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工人穿戴着头套、手套、口罩加班加点制作口罩。来自贫困家庭的“90后”员工王宝政只需几秒钟就给一个口罩装上绑带。今年2月,王宝政前往广东,到此前打工的电子厂上班,却被告知“不要人了”。返乡的他找到了现在这份工作。“做得快,一天有100多块钱。”王宝政说。

公司副厂长吴月慧介绍,公司今年新招了120人,其中40人是贫困户。无尘净化车间建好后,计划增加4条生产线,还可以增加60个岗位。

和王宝政类似,往年外出务工的陆亚连在家乡扶贫车间找到了工作。去年初,陆亚连一家从老家搬迁到位于县城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鹤城新区。“每天收入六七十元,下楼就可以上班,还方便照顾老人孩子。”陆亚连说。

记者在扶贫车间看到,20多名女工正在组装微型电子变压器,有的还带着孩子。据了解,目前全县认定的7家就业扶贫车间全部复工复产,带动735人实现就业。

当地贫困农民发展桑蚕、茶叶、蔬菜和养殖等产业的,均可获得不同标准奖补。隆林县脱贫攻坚战指挥部产业组工作人员黄俊杰介绍,新种桑树每亩补助1200元,在3月底或6月底前完成新种的还可享受额外补助,未脱贫户最高可享受补助1.5万元。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图文互动)(4)贫困户的“收入账”——广西极贫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见闻

在广西隆林嘉利茧丝绸有限公司缫丝车间,工人在操作缫丝生产设备(4月1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驰 摄

记者在克长、德峨、天生桥等多个乡镇走访发现,当地贫困户正掀起特色种养热。据德峨镇党委书记蓝家观介绍,今年全镇新种桑树面积已达5000亩。么基村贫困户杨华告诉记者,他新种了约8亩桑树,可获补贴1.5万元。

为贫困户量身开发的公益性岗位,也是当地一项重要扶贫举措。据县扶贫办主任刘杰介绍,全县新开发保洁环卫、防疫消杀、社区巡查、卡点值守等村级临时性扶贫岗位6250个。在克长乡,党委书记曾育贵告诉记者,今年全乡新增公益性岗位40个。后寨村贫困户王阿兄表示,他今年得了一场病,出院后获得了村里保洁员岗位,每月有800元收入。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