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大峡谷里的“棒球小妹”
2020-06-17 11:13:28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郑新凤  

新华社昆明6月16日电 题:大峡谷里的“棒球小妹”

新华社记者杨静

怒江大峡谷的群众,很少人知道棒球这项运动。但这两年,制作棒球变成很多贫困群众的日常,成为峡谷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

起针、拉线……不到一年时间,29岁的脱贫群众花六妹就已熟练掌握缝制棒球的技术,并成为棒球扶贫车间的管理员。

花六妹老家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乡托坪村色德村民小组。这个在高黎贡山上的村子,从村委会到村小组步行要用4个多小时。

10年前,花六妹成了村里第一批高中毕业生。在贫困面前,她能选择的路子并不多。为了多挣点钱,她辗转广州、江苏等地务工。

“交通不改变,再勤劳也没用。”花六妹说,得知村里启动易地搬迁,安置点与匹河乡政府隔江相望时,她回家的信念更坚定了。

2019年初,花六妹和其他村民一同告别了世代生活的木板房,搬进了带有明亮厨房、卫生厕所的新房,用上了电热水器。

花六妹平淡的生活在去年7月又有了改变。“村里建了个棒球加工厂。”托坪村委会主任王小波说。

“当时有不少人都报名参加了。”花六妹说,在经过专业老师培训后,她们走上缝制岗位。起初,因为大家缝制力度、角度难以掌握,生产出的棒球几乎都不合格。随着技术的精进,现在大家生产的棒球基本都合格了。

作为车间管理人员,花六妹每月有2000元的固定工资。缝制棒球按件计费,缝一个就有2.5元,工作时间也比较自由。因此,村里不少妇女都来缝制过,在农闲时,扶贫车间最多有30多人,但比较固定的有10人。

35岁的和碧花就是固定来上班的群众。去年在一家米线店打工的她,听到村里要开棒球扶贫车间,当即报名参加。现在她每天能缝制50多个棒球,成了车间来得最早、走得最晚的村民。

“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有这样的机会必须努力工作。”在缝制棒球的和碧花说。

“搬迁后,我们要转变思维。”花六妹说,虽然在车间比在外务工挣得少一些,但车间的氛围好,还能顾家。现在大家上班都很自觉,吃完饭不休息就来车间上班了。

花六妹说,我们这一代人不能简单靠种地为生了,要学一门技术,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就能不返贫了。

入夜了,安置点大多数群众已准备睡觉。但在扶贫车间,灯火通明。花六妹和她的9个姐妹依然在缝制棒球。她们想通过双手抓紧时间多挣点钱,不想再感受贫穷的滋味。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