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公检法”来电? 小心落入骗局!
2020-06-30 11:15:14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郑新凤  

●三明日报清流记者站巫建辉通讯员李晓菲

网络的发达给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同时也让掉进钱眼里的骗子有了可乘之机。2020年5月,清流县灵地镇黄女士在家中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福建省通讯管理局工作人员”,告知其手机号码在湖南长沙有涉及诈骗他人的案件十余起,涉案金额200多万元,现在要对手机号码做停机处理,希望黄女士配合接受调查。

没过多久,又一名自称“湖南长沙公安局民警陈警官”打来电话,要求黄女士通过QQ视频做笔录,还在视频里展示了一份”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传票”。看到视频里身穿警服的警察,黄女士信以为真。随后,“陈警官”让黄女士下载“无忧行”APP,注册账号并将账号设置成账户托管……一步步地让黄女士把钱全部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直到接到银行发来的转账短信,黄女士才发现自己上当受骗。

和黄女士一样,清流县温郊乡的温女士也接到了自称“福建通讯管理局工作人员”的电话,称其名下的手机卡发送了大量诈骗短信,涉嫌诈骗,要其联系长沙公安说明情况,否则将被列为失信人员,并“热情”地帮温女士联系了“陈警官”。通过视频连线,“陈警官”向温女士发送了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的主页面,让其输入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等,证明自己的卡里是否有“黑钱”。

在此过程中,“陈警官”还让温女士将银行借款额度提现,幸好银行后台及时发现,打电话给温女士确认资金用途时才及时止损。

诈骗套路大揭秘

古有披着羊皮的狼,今有穿着警服的骗子。如何预防冒充公检法诈骗?

第一步,骗取信任。骗子通过改号码软件将来电显示为警方办公室电话,或通过公检法特殊标识来取得受害人的信任。

第二步,震慑。骗子会通过声色俱厉的语气给受害人施加压力,强势震慑并控制受害人的心理。

第三步,恐吓。骗子让受害人彻底相信自己卷入一场重大案件,随时可能被逮捕。为了增加恐吓,让骗局更加逼真,骗子通常会通过虚假政法机关网站或网络传真让受害人收到一份通缉令或文书。

第四步,转账。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缓和语气,诱骗被害人入局。

第五步,遥控转账。骗子声称资金调查,要求受害人把资金转到“安全账户”或要求受害人将所有资金汇集到一张银行卡上,然后骗子通过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密码等将该银行卡资金转走。

提醒:

公检法机关作为执法部门,绝对不会使用电话方式对所谓的涉嫌犯罪、银行卡透支等问题进行调查处理,公检法机关及其他部门之间也不会相互接转电话,勿轻信秘密办案而听人摆布。此外,公检法等部门根本不存在所谓的“安全账户”,凡通过电话、短信要求您对自己的存款进行银行转账、汇款的,或者声称进行资金审查的,请一概不要相信。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45 中文域名:中共三明市三元区委宣传部.政务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