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万寿岩文旅小镇文旅推介会在三钢万寿岩学院举行。万寿岩农文旅联盟成员——三钢万寿岩学院、考古研学营地、石探记昆虫历史博物馆、闽台青年营地等农文旅业态主体和闽台乡建乡创台湾团队代表进行项目推介,三元区3家疗休养基地、25家旅行社代表对推介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岩前镇整合考古遗址、生态农庄、非遗工坊、乡村民宿等多元业态,针对不同人群类型,在推介会上发布“国宝传说”一日游、“百千万亿”二日游等旅游线路,融合古建寻珍、研学教育、生态康养,实现“单点吸引”向“全域畅游”转变,提升游客综合体验感与停留时长,让游客感受历史、人文、自然和生态的独特之美。 多年来,岩前镇坚持“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理念,立足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万寿岩文旅小镇的资源优势,通过农文旅融合、闽台融合等多方发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周边乡村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等业态发展,实现“游客进村、消费入户、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动力。 闲置农房是农村的“沉睡”资源,存在安全风险,更是一种资源浪费。但若好好利用,就能使它摇身一变成为新业态布局中的“黄金屋”。 在岩前,像这样焕然一新的旧房老屋处处可见,闪耀着时代光芒。 老房成了品牌体验中心,旧厂变身乡村会客厅,展示村史村志、展销农旅产品……2022年,岩前镇依托台湾跨界自造团队,通过流转辖区闲置场所、旧房租赁等方式,打造一批有品位、有温度的创意门店组成“万寿岩生活圈”,辖区农户围绕市场需求拓展具有地域传统特色的农旅产品,更好地承接万寿岩景区游客的消费需求。 以文促旅,依托万寿岩远古文化、闽王文化等特色资源,岩前镇设计制作32款文创产品,让文物“活”起来,策划设置万寿岩文创集章打卡路线,提高游客参与感和互动感。 抓特色,强融合。岩前镇立足富硒优势,打造千亩优质稻产销衔接示范片,以沪明对口合作、闽台乡建乡创为契机,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不断优化种植品种,奠定农业发展坚实基础。 位于吉口村的圆初农庄,拥有400亩富硒米、稻花鱼、有机菜特色农业基地,300亩林下中草药种植园,将传统农耕智慧与现代康养理念结合,打造“农业+文旅”田园体验场景,成为都市人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心灵栖息地,为岩前镇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岩前镇按照“抓点示范、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思路,由镇党委牵头,组织万寿岩片区13家民宿、农家乐以及三钢万寿岩学院、三明市综合实践学校等农文旅业态主体,成立万寿岩农文旅产业联盟,打破行政壁垒,整合资源要素。通过整合联盟成员、文旅企业、疗休养基地等多方资源,促进“文化保护+旅游开发+农业增收”跨界合作,进一步融合互通农文旅业态,形成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机制,推动区域农文旅产业从“单打独斗”转向“抱团发展”。同时,依托联盟平台,为成员提供政策咨询、开展调查研究、向上反映诉求、协助宣传推介等服务,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宣全链条。 今年以来,岩前镇累计接待游客6万余人次,旅游消费实现良性闭环,乡村旅游与农业、文化深度融合,乡村旅游规划布局不断优化,乡村旅游业态产品持续丰富,乡村振兴新篇章徐徐铺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