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七月初七,传说中的牛郎与织女会在鹊桥相会,这时候,年轻的姑娘们就会仰望星空,寻找着天河两边的牛郎与织女,希望能亲眼目睹他们一年一度的相聚。同时,她们在心中乞求上天让自己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拥有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久而久之,就渐渐形成了“女儿节”,也就是传统的七夕节。 其实,在天文学中,“牛郎”与“织女”只是两个星宿的名字,它们常被用来作为秋天到来的标志。在七夕的夜晚,牵牛星与织女星恰好达到一年中的最高点,高高地悬挂于我们的头顶,十分明亮。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曾有相关文献描述,《诗经·小雅·大东》曰:“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西汉农书《夏小正》记:“七月,初昏,织女正东向。”这便是描写牛郎织女故事的雏形。 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代。晋人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俱以习之。”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亦曰:“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愉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乞巧所穿的针,一般是七根,俗称“七孔针”,所用的线一般是五色缕,即用五种颜色的丝线合成一根线,谁穿得又准又快就为“得巧”。 到了唐代,七夕节俗愈加隆重,家家户户都要将庭院洒扫干净,院中张挂锦彩,陈设香案,献供花果饮食。诗人林杰的《乞巧》中有言:“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生动描写了当时都城长安的七夕之夜家家乞巧、户户穿针、朝野上下共庆七夕的场景。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在宋代,七夕节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庆祝活动尤为丰富多彩。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对七夕盛况做了详细的描述:七月七日,全城的孩童及女子皆着新衣。富贵之家,还要在高楼危榭之上安排宴会,以欢度节日。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庭院中设香案、摆酒果,女郎们望月而拜,然后向牛、女二星乞巧。或以金银小盒儿盛着小蜘蛛,第二天早上起来观看其丝网是否圆正,以此验证自己能否“得巧”。 明清时期,除了在庭院中摆设香案瓜果,望空焚香膜拜,穿七针孔,喜蛛结网外,还流行“投针验巧”。明人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曰:“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亦有相似的记载,即将针放入水中,观察其所呈现的物影来乞巧。 七夕节的习俗可谓丰富多彩。古代的文人、名士的朋友圈中则流行“晒书”风尚,他们会在这一天把书籍、字画搬出来晒,以免潮湿发霉。但这种风俗后来直接或间接地成为附庸风雅的人一种炫耀手段,通过“晒书”这一方式充门面。(管淑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