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三元区中村乡现有省定老区村大培坑村和区定老区村筠竹村,两村互为相邻,区域人口2000多人,因为受水源保护地的限制,主导产业是以毛竹为主体的成品竹、笋干、冬笋。 为铭记革命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在区委和区政府主持下完成了《雪战深坑岭》电影的摄制,在乡党委和乡政府的支持下建成深坑岭战斗遗址纪念馆和遗址纪念碑广场,为加快推进老区村发展和弘扬革命精神,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深坑岭战役是第五 次反“围剿”期间中央苏区东线一次重大胜利,歼灭大量的国民党连队,打乱东路军的进攻总署,阻止向中央苏区推进,为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赢得宝贵时间。大焙坑村陈福娣救红军的故事也有详细的历史资料,这在中村地界是独一无二的。要抓住电影《血战深坑岺》放映的时机,同时利用网络、标语、微信等,宣传红色文化。 2、完善基础设施:现在已经有的深坑岭战斗纪念馆,配套的设施还是比较欠缺,如果能修缮红军走过的古道,和沙县的湖源红军纪念碑连接起来,同时在不破坏原始植被的情况下,再沿深坑岭的山谷修建休闲栈道,同时贯通筠村和大焙村的道路。一是可以更好地体验红色文化,二来可以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3、充实馆藏内容: 目前纪念的内容整体内容不够充实,要收集纪念馆的历史资料,包括文史资料和实物,请村里的老人讲述有关深坑战斗的故事,动员家里有纪念意义文物的村民无偿捐献或者以适当的资金购买,以丰富纪念馆馆藏的内容,让人们更直观详细了解那场残烈的战斗,对我们先烈产生更崇高的敬意,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4、扶持特色农业:筠竹的农田相对比较平坦,面积也比较大,选择部分有经济效益而且又可以和旅游相配套的项目,而且两村都是属于水源保护地,也是高海拔的区域,种植的农产品的品质上佳,农作物收获后可以种植观赏性的物种,让大家体验红色文化同时,也可以观赏美丽的田园风光。同时,可以在适合的农户中推广农家乐项目,吸引近郊的游客,同时销售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 5、改造制笋工艺。现在村民制作笋干都是沿袭过去的做法,工艺流程复杂,时间跨度大,耗费资源多,尤其是煮烤过程中需要燃烧大量的薪材,同时会产生很多污水,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建议大力推进电烤笋,采取政府补贴和个人出资相结合的方式,以农户志愿,按规模组合。这样可以节约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