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网络中国节 > 
【网络中国节·芒种】今日芒种:仲夏至,农事忙
2022-06-06 09:23:05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郑新凤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今日,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芒种。作为以农事活动为名的节气,此时节,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在杏肥麦黄中,我们迎来了骄阳仲夏,也迎来了农事最为繁忙的时候。

芒种芒种 连收带种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字面上可理解为,“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古时,人们会将芒种作为农事耕种的一个分界线,由此进入到夏收、夏种、夏管的“三夏大忙”时节。

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鵙始鸣;三候反舌无声。”这一时节,螳螂进入繁殖期,产下的卵因感受到阴气,破壳而出小螳螂;伯劳鸟喜阴而鸣,开始频频出现在枝头;相反的是,反舌鸟则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停止鸣叫。

每逢芒种,在我国,北方人忙着收麦,南方人忙着插秧,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皆如唐代白居易笔下的“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芒种之时恰好进入了梅雨季节,正如宋代赵师秀所见,“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伴着夏日暖风,此时池塘里的荷花开得正艳,恰如唐代元稹所言,“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青梅煮酒 祭饯花神

农人们辛勤劳作之余,民间形成了安苗、送花神、煮青梅等习俗,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度过这炎炎仲夏。

自明代起,皖南便有着芒种安苗的习俗。人们在种完水稻后,会举行安苗祭祀的活动,家家户户选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的不同形状,并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供品,祈求秋天能有一个好的收成。在浙江一些地区,则是在芒种这天举行开犁节,同样祈愿五谷丰登、颗粒归仓。

俗话说,“芒种蝶仔讨无食”,即花开时期已过,蝴蝶没有花粉可采了。古时,人们认为芒种之后群芳摇落,春天的花神即将退位,民间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的仪式,饯送花神,既表达了对花神感激的情思,又期盼着来年的再次相会。

在南方,此时的青梅早已熟透,到了采摘的季节,尤其在江南地区,家家户户开始酿造青梅酒。相传,煮青梅的习俗起源于夏朝,最有名的典故莫过于《三国演义》中的“青梅煮酒论英雄”。酸涩的青梅鲜果,在与苦辣的烈酒相遇后,浸泡出令人沉醉的醇香。

播下一粒种,收获满仓粮。在这个既是播种又是收获的时节,愿你的每一滴汗水都不被辜负,愿你的每一步前行都充满力量。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