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连日来,按照中宣部统一部署,市融媒体中心组织骨干编辑记者,进城乡社区、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校园、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开展“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三明行”主题采访活动。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专栏,全面报道各地各部门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效,深入宣传基层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典型做法和良好风貌,生动展示党的二十大代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优秀事迹,引导广大干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推动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提质提效。 11月19日,小雨。位于九龙溪畔的永安市曹远镇霞鹤村,在雨中披上一层轻纱,愈发幽静秀美。 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霞鹤村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漫步村中,记者看到,从党群服务中心到休闲公园,有关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传处处可见,宣传氛围十分浓厚。 “我当前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做好宣传员、宣讲员,让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生根、深入人心。”绵绵细雨中,村党支部书记黄吉杰说,村民们经常围坐一起,通过电视、报纸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村民邓积嵩说:“前些天,我们观看第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的电视报道,总书记说的‘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句句说到了大家心坎上。” 邓积嵩为何如此感慨?原来,霞鹤就是一个“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的美丽乡村。 故事还得从20多年前说起。1996年5月26日,习近平同志在霞鹤村调研新村建设时指出:“山区也要增强信心,我们自有我们的优势,自有我们的长处,发挥好了,同样可以当状元。”牢记殷殷嘱托,多年来,霞鹤村两委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依托“本身就是一个天然公园”的生态资源优势,坚定山区也能当“状元”的决心,建美乡村、做活旅游,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为促进村民村财双增收,2014年,霞鹤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打造农耕体验、沙滩驿站亲水、抗战印刷文化、绿野休闲服务等核心区,发展乡村农业休闲旅游。感受田园风光,体验红色文化,尽享农庄乐趣……如今,每到周末和假期,霞鹤村游客络绎不绝,今年“五一”小长假全村旅游收入超过10万元。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推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霞鹤村积极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把致富能手和后备干部吸收到村两委中,带领村民一同增收致富。 “这些年,我们积极挖掘旅游资源,做好文旅文章,不断擦亮霞鹤乡村旅游名片。随着抗战文化出版纪念园基本建设完成,儿童沙滩公园对外开放,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黄吉杰是村里的致富能手之一。 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2021年,霞鹤村财收入86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3.56万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永安市、曹远镇两级政府支持下,霞鹤村多方争取资金,新村点基本建成,水泥路、自来水、污水池、农村电网改造等系列配套设施逐步完善,村庄越发亮丽,群众生活更加便捷。 黄绍梅在村里住了一辈子,村子的点滴变化他都牢记心间。“我们的生活条件跟城里人没什么差别!”他说,现在村里到处都是宽敞的水泥路,沿路安装了路灯,还有专门的保洁员,环境卫生越来越好了,家家户户住上新楼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 村子变化大不大,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不好,答案就藏在大家幸福的笑脸和朴实的心声里。经过多年发展,霞鹤这个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村庄,已成为省级卫生村、省级文明村、省级美丽乡村试点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省级金牌旅游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我们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继续走好乡村振兴路,让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黄吉杰充满希望地说。 记者手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20多年来,霞鹤村抓好“党建”牛鼻子,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产业,凝心聚力走好乡村振兴路,绘就了一幅宜居宜业、村美民富的新图景。霞鹤村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连日来,全市各乡村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氛围格外浓厚,要切实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全面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实际行动上,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记者 卢素平 本报永安记者站 陈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