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三元新闻 > 
院校合作齐发力 非遗文化绽芬芳——三明学院实验小学课后服务侧记
2023-01-11 10:00:00 林馨怡 刘子豪 詹烨文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张敏茜  

2022年12月8日下午,在三明学院实验小学校内,随着课后服务的铃声响起,校园变得格外热闹。足球、篮球、声乐、舞龙等各类主题的经典展示课程在校园内如火如荼展开。

三明学院实验小学作为实践基地,依托三明学院优秀资源,以“寄午+延时服务”为主,将课后服务做成学生学习技能的快乐工坊。

课后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保证多方自愿自主参与?做到家校无缝对接?提升课后服务实效?近年来,三元区在全区学校推广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各校按要求制定出台课后服务“一校一案”,其中,三明学院实验小学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政府主导、学校主责等原则,与三明学院领导共同携手促建每一日的主题课程,由各个院系承担一天的课程,让师范生有了实践的阵地,让每个孩子都能掌握多门的技能。

借助高校资源 共筑成长课堂

“王羲之喜欢鹅,有位道士养了一群鹅,王羲之多次恳求要买鹅。道士说:‘你若替我抄一卷《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送给你。’王羲之写好一卷《道德经》后很高兴地就把鹅带回去了。”在三明学院实验小学的课堂上,三明学院的学生志愿者带着小学生学习国学经典。

“双减”政策之下,“四点半课堂”如何成为孩子们的成长“加油站”?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三明学院实验小学和三明学院积极推进志愿服务与项目、专业、家庭、管理“四对接”,按照“立足需求、精准服务、家长自愿、阵地收托”原则,打造课后服务实践共同体,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依托三明学院优良的教育资源,把学校建成“以智启蒙、以德明人、以美育人、以慧施教”的优质实验小学。

三明学院围绕“双减”背景下的学生科技创新、艺术素养、文化传承等第二课堂成长需求,设置趣味篮球、舞龙等特色体育课程,举办竹笛、安贞旌鼓等“国风进校园”系列中国传统器乐课,并开展综合劳动教育让“四点半课堂”充满无限活力与乐趣。

“下午四点半延时服务,根据小学实际需求与各个院系对接课程主题。一周五天,每天开设了五类不同主题的延时服务。周一‘陪伴阅读 共同成长’、周二‘阳光体育’、周三‘艺术长廊’、周四‘技能工坊’、周五‘实践活动’,我们致力把学生培养成为明德向善、明理博学、明志进取的时代新人。”三明学院实验小学校长杨云彬介绍。

共建社团服务实践共同体,既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提供了更多机会,又为小学生课后服务拓展了更多渠道,朝着高校与小学的深度融合这个目标走。

鼓声响彻千年 学生欢乐绽笑颜

2022年12月8日下午,在三明学院实验小学里,来自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的声乐教师王宏,为20多名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带来一场安贞旌鼓教学。将非遗项目引入课后延时服务,是三明学院实验小学开展的有益尝试。

据槐南镇江王祠李氏族谱记载,安贞旌鼓是军中的战鼓,因与作战的旌旗并用,故称“旌鼓”,主要分布在永安市槐南镇,并以该镇南山村为主。安贞旌鼓起源于唐代,唐朝诗人李白的作品《猛虎行·肠断非关陇头水》记载:“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整套安贞旌鼓由一面大鼓、一面小鼓和铓锣架、铓锣和小磬组成。鼓身漆黑,鼓心涂红,黑红两种对比强烈的颜色,寓意阴阳和谐、天人合一。永安旧县志记载,上元节期间,当地人“迎灯迎神,以为祈禳,竞妆灯戏为乐,鼓吹之声不绝,约前后五日为度”。三元区传统文化积淀深厚,是安贞旌鼓继承和发展的沃土。

“青少年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主体,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优秀的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让非遗文化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变成栩栩如生的实践活动。”王宏表示,推动两岸非遗传承人携手走入课后延时服务,是三明学院、三明学院实验小学结合“双减”政策的有效举措,不仅可以传承非遗文化,孩子们在课后也能得到更优质的服务,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旌鼓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仰之物,成为槐南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罗氏家族世代遵循祖训:建房必建鼓,每房都备鼓。”王宏一边向学生们介绍,一边指导敲打着鼓点。随着节奏感极强的鼓乐声响起,学生们热情洋溢的表演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安贞旌鼓走进校园,看着课堂上一个个攒动的小脑袋,睁着一双双好奇的眼睛,王宏都满是欣喜。

“希望孩子们能从好奇到了解,最终发展成热爱。”王宏表示,自己将继续开展安贞旌鼓的系统教学,并尝试与学校的常态化教学相结合,共同打造集鉴赏、培育、表演于一体的“安贞旌鼓课后大舞台”。

五年级的林承铨学习安贞旌鼓虽然才短短半年多,但早已被安贞旌鼓的鼓韵铿锵所吸引,时不时会敲打着早已萦绕于心的鼓点。“之前我从来不知道安贞旌鼓,现在每周在学校都能学习,还有机会上台表演。”邓猷韩说,一开始学起来确实有些记不住鼓点,但是真正接触后就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舞龙热闹非凡 课后服务玩得欢乐

“二龙戏珠”“同舟共济”“翻云覆雨”……配以欢快激越的背景音乐,孩子们手持龙把在表演中完成“龙”的游弋、起伏、翻腾、穿越等动作。一起一伏、一曲一伸,每一次跳跃翻转都准确优美,犹如一条条小龙在云中盘、游、翻、滚、穿、腾、缠、戏,将龙的精气神韵展现十足。

这样的场景每周都会在学校上演,这就是少年舞龙队的日常训练。“我们每周二四点半,都会集中进行排练。”一提到舞龙,舞龙队的小队员们不仅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各种动作,还能随时露上一手。“游弋、起伏、翻腾、穿越……这些是舞龙的常见动作,把这些动作做到位了,才能让龙‘活起来’。”谈及加入舞龙队,学生官祺顺笑着说:“起初我们都是抱着好玩、好奇的心态,但坚持下来,就发现舞狮其实是特别有意思的活动,从中能学到不少有趣的传统民俗文化。”

课堂上,老师会为学生们讲解、示范舞龙动作,带着小队员们从最基本的扎马步开始,反复练习。慢慢地,队员们找到了舞龙的窍门,表演动作也愈加娴熟、生动,而舞龙队的表演也获得学校师生们的好评与欢迎。成立至今,参加了学校多场校内文艺表演活动,献上精彩的演出。

去年,乘着“双减”的东风,学校开始购买道具、报名筛选、定制表演服,很快正式开设了课后服务特色课程——舞龙表演,第一期便有20个孩子报名。“孩子们先要训练基本功,要练马步、弓步等,几周后才能摸龙把与狮子,但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如今,三明学院体育与康养学院学生、指导教师欧阳田宗,已经和这些孩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学校从高校引入活动,让每个孩子参与到更丰富的活动中去。“‘双减’之后,我们边探索边构思,琢磨着如何把课后活动、课程设计得更符合学生年龄特点,把好的活动以更规范、更可持续的方式延续。”杨云彬说。

值得一提的是,让孩子们玩起来的背后是老师们也玩起来。课后活动精彩纷呈,有兴趣的老师也可以从“零基础”变成“超级达人”。孩子们和老师们一起学,一起练,一起登上舞台,见证彼此的成长,由衷为对方喝彩。

课后服务助“双减”,多彩活动促发展。近年来,三元区将“教改”作为重点改革发力点,建立健全党委政府领导的“六个一”工作机制,在社会发展规划、财政资金投入、公共资源配置等方面优先满足教育事业所需,着力提升校际均衡发展水平,未来将乘势而上,以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增色添彩。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393106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