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问题和分析 三元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用好用活三元区的红色资源 提振学生爱国热情。三元区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有三明第一批“中央红军村”忠山村。现存革命遗址有:忠山乡党支部和农会遗址、三元早期共产党员许瑞芳故居、红7军团部、红军战地医院等10余处,留有红军标语两条“欢迎当大刀会的工农回家来耕田!”和“不当刀团匪回家革命去呵 红军临政宣”。充分利用其内含的“红色基因”,发挥好红色文物资源所蕴含的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核心功能,将红色文化打造成学生的精神家园。 主要问题有:用好用活三元区的红色资源 提振学生爱国热情的力度不够,方法不够多,不够活。红色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策划及宣传力度不够等。围绕红色资源与学生生活脱节,理想信念教育偏重说教、体验不足,学习方式单一化、表面化等问题,学生对红色资源纯粹的史实兴趣变淡。 建 议 1、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关键在一个“活”字。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传播红色资源的同时,更要以科技融合为手段,提升传播的效果, 通过直播的形式(如 在B站以及抖音)高效精准推送众多在三元区的红色作品中的经典故事,让学生以红色电影为切入口,感受沉浸式场景的体验,唤起年轻一代的红色记忆,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关键在一个“活”字。只有把三元区众多的红色资源激活起来,让红色历史鲜活起来,红色血脉才能跳动起来。 2、要创造出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开展不同类型的青少年研学课程,传承红色基因。推出“重走红军路、领略苏区情”“重走红军路、永葆先进性”等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活动。让厚重的三元区的红色文化在学生中焕发光彩,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震撼力,加强创意策划,通过多种形式,增加红色文化感染力;尽量丰富红色文化产品的类型,让红色文化更易于被学生所接受,从而使红色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3、当今需要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延续红色血脉,依托三元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分析学生心理需要和认知特点,用灵活亲近的手段,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使得厚重的红色文化在学生中焕发光彩,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红色资源更好地厚植于学生的心田。让他们“学”得更通透、“悟”得更深刻、“行”得更坚定。 4、着力打造“最专业的研学教育基地”和“最丰富的红色体验基地”,将身边的红色资源课程化、校本化让学生了解忠山地理、人文和特有的历史文化底蕴,福建最美的乡村——岩前十八寨,推介忠山·十八寨古民居研学活动。将红色旅游从“说教式”向“心灵体验式”转变,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增强红色研学的活力与生机。 5、打造一条独具特色的红色研学精品路线整合西际村现存的工农红军西际物资采购站旧址、红军八角亭伏击战遗址、红军井等红色资源,打造一条点、线、面与中国传统古村落龙安、高山村绿色生态游衔接、协调、互补的特色精品研学线路,以红色研学吸引人,以生态、风情研学留住人,形成“三色”(红色西际、绿色高山、古色龙泉)有机结合的地区研学新品牌。利用西际村地理条件和自身优势,依托村内现有的峰岚溪谷特色景观、红色遗址、古树群、柑橘采摘园、红色军事体验场等乡村资源整合开发利用,打造龙际山精品研学线路。 优秀的红色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指示,用好用活三元区的红色资源 提振学生爱国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