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问题和分析 近年来,国家逐年加大了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规模,着力打造功能完善的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但是,作为人体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腔与牙复合体的健康以及以龋病和牙周病为主的口腔疾病常见多发,农村人口口腔疾病的发病率尤其高,而治疗率相对很低。 一、农村人口口腔健康状况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1、口腔卫生状况差。各个年龄段的农村居民口内软垢、牙结石、食物嵌塞等情况非常普遍,牙龈炎、牙周病情况严重,中老年人口中不良修复体普遍存在,戴义齿者多为未按正规操作规程制作的义齿。龋病、因龋缺失牙情况也很严重,龋充填率很低。 2、口腔健康知识缺乏、保健意识不强。他们对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多一颗牙少一颗牙无关紧要,不愿为一颗牙花钱,牙疼不是病的思想根深蒂固,只要牙疼就坚决要求拔牙,不能坚持复诊,不相信也不愿意接受繁琐的口腔治疗程序,更很少有人能够接受定期的口腔检查。 二、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1、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对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力度不够。自从在1983年和1989年世界卫生大会的决议案中,确认把口腔卫生保健纳入初级卫生保健中以来,我国人口口腔卫生健康水平有很大的提高,但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依然存在口腔健康知识匮乏,保健意识不强的问题。 2、农村卫生投入不够、设施差,基层口腔医疗服务落后。基层乡镇卫生院大多没有口腔科,也没有专业的口腔医生,不能为农村患者提供及时、方便的医疗诊治。农村居民解决牙病问题大多喜欢选择一些牙科诊所,在这里,出于商业目的,牙医们往往忽略治疗修复的远期效果,对疾病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把握不严格,而农村居民对治疗结果、义齿的要求相对较低,只要能恢复一般的咀嚼功能,并不在意牙周及其他一些情况。
建 议 三、建议如下: 1、疾病应从预防抓起,健康水平的提高预防也是关键。我们应当加强初级卫生保健中有关口腔保健的重视及力度,从宣传教育入手,想方设法提高农村居民的口腔健康保健意识。 2、培养鼓励口腔专业人员充实农村卫生战线,为农村居民提供正规、及时、可靠、健康的口腔治疗,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人口的口腔健康水平。 3、合理配置城乡医疗服务资源,发展社区卫生和乡镇卫生服务体系,可以把农村群众的大部分健康问题经济有效地解决在乡镇村,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的供给,提高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