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频道 > 三元新闻网政协委员会 > 提案聚焦 > 
关于积极发挥民间信仰人文资源的建议
2024-12-24 14:45:00  来源:  责任编辑:  

背景、问题和分析

闽台宗教和民间信仰渊源深厚。在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发挥宗教和民间信仰积极作用,既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部署安排,也是福建的职责使命。
 我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具有数量大、分布广、信众多、神祗体系多,但各地对民间信仰的认识差异大,有的基本持否定态度,清理场所、禁止活动,还有的重视民间信仰活动带来的经济利益,强调传统与习俗的重要性;场所私搭乱建普遍,未登记场所较多,未取得合法手续;管理人员中老人(65岁及以上)所占比例高,文化水平低,对制度建设力不从心,停留在原始的烧香拜神模式;文化交流不多,主动促进两岸交往交流交融的意识不强,开展闽台交流相对较少,对宗教和民间信仰文化挖掘还不够深入,创新方式、文化载体不多;一些相关部门对宗教和民间信仰文化对台交流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相关政策支持力度不大。

建 议

综上,为充分发挥民间信仰在传统文化、社会治理、乡村振兴和对台对外交流交往积极作用,特此建议:
 一、深入挖掘民间信仰积极因素。一是建立庙+故事+研学的场景模式。民间信仰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之一,要充分发挥其道德教化方面的积极因素,仔细评估各县(市)、区挖掘整理的民间信仰历史传说故事,选取了有代表性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事的进行“提纯扶正”,编写成册,深化理论研究和文化宣传展示;围绕信仰故事、场所内景,整治场所环境,提炼人物精神,打造一批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集人文景观和建筑景观于一体的民间信仰活动示范场所,并评选出社会主义价值观示范场所,定期开展民俗、普法等相关文化活动,以点带面,实现文化新传承。设立暑期耕读文化研学基地,结合当地自有历史资源,串点成线,打造出一条融合乡村文化和教育实践的精品研学路线,吸引学生前来体验打卡,联合当地企业家、新阶层人士,定期开展经验交流,不断激发新活力,场景更加“活”起来。二是科技赋能触手可及。组织专家学者,对民间信仰文物的历史文化底蕴,包括建筑风格、营造技艺、历史沿革、诗文碑帖及所蕴含的宗教意义等进行挖掘和研究整理,探索运用三维激光扫描、高分辨率渲染、3D打印等先进技术对民间信仰文物进行数字化采集、复原和展示,使文物的展示推广“活起来”“酷起来”,用数字赋能民间信仰文物保护。
 二、推进民间信仰规范管理。一是扩充民宗队伍。增加民宗干部和乡镇统战委员数量,专职做、专业做、专心做,持续开展宗教工作干部培训,深入把握民间信仰工作中的十条原则,明确场所的“三项管理”原则,使广大宗教工作干部成为民间信仰工作的行家里手,切实改变基层宗教干部对民间信仰工作不会管、不愿管的现象;持续培养民间信仰活动场所负责人,建立培训制度,组织爱国爱教教育,依法依规开展信仰活动;二是提高活动场所管理水平。加强民间信仰场所的规范化建设,指导有条件的场所建立民主管理组织,引导和帮助场所建立健全人员、财务、治安、消防、文物保护、卫生防疫等管理制度并落到实处,真正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没有条件的场所,“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政府+场所合力购买服务,对场所的消防安全、建筑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财务管理等实行委托第三方专业监管;采用“一线二网三防”工作法,即“一线出击”、“二网合围”(物联网、互联网)、“三防联动”(技防、物防、人防)的工作方法,将巡查自查督查环环相扣,达到安全隐患排查网络化,安全检查常态化,问题整改清单化,结果应用信息化。三是制止乱建滥建活动场所。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把治理乱建滥建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任务落实到乡(镇)、村,决不让其泛滥发展。对于乱建滥建活动场所的牵头人要加强管理,对一般群众和热心人士要进行宣传教育。对借乱建滥建活动场所非法聚敛钱财,蒙骗群众的神汉巫婆要严加惩处,以示警戒。
 三、推动民间信仰文化发展。一是建立交流机制。建立文化交流制度,注重采取小范围、多频次、常态化加强联谊交友,依托民间信仰文化交流、举办民宗领域闽台交往交流交融论坛,邀请两岸民族宗教领域专家学者、相关机构,共同探讨研究开展两岸交流的有效路径、长效机制和务实措施。依托泰宁慈航文化园省级对台交流基地,举办慈航文化系列活动活动,民间信俗交流及互访活动,推进涉台宗祠、祖居修缮保护,留住台湾同胞“乡愁”。二是主动占领文化阵地。聘请有关高校科研人员和宗教教职人员就民间信仰与社会服务之间的关系进行宣讲,强化参与社会服务的主动意识,增强其社会服务功能。三是鼓励参与公益事业。鼓励场所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要引导场所正确使用个人捐赠、缘金等将筹集到的资金除用于场所日常开支外,积极引导场所的资金参与诸如修路架桥、兴办学校等社会公益事业,化弊为利,最大限度地消除消极影响,发挥积极作用。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45 中文域名:中共三明市三元区委宣传部.政务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