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频道 > 三元新闻网政协委员会 > 提案聚焦 > 
关于推进乡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2024-12-24 14:51:00  来源:区政协  责任编辑:  

背景、问题和分析

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以乡村可持续发展为主旨,是传承提升乡村文化、带动乡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上,推进乡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与产业融合发展,不仅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文化哺育和支撑,也是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据统计,截至2024年,福建省有5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6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个镇村被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552个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抢救和保护了一大批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仍有一些问题制约着乡村文化遗产价值的充分发挥以及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是缺乏资金与专业人才。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修缮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目前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和少量的社会资本参与,资金来源较为单一。福建省乡村文化遗产众多,资金分配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同时,乡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和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持,包括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旅游规划师、市场营销人员等。但目前全省乡村普遍缺乏这样的专业人才,制约了文化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旅游产品单一,宣传力度欠佳。福建省多数乡村的旅游产品主要以古建筑游览为主,缺乏创新性和多样性(如开发地方特色文创产品、非遗体验项目等),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导致游客停留时间短,消费潜力未能充分挖掘。我省许多乡村文化遗产的知名度不够高,相关宣传力度不足,导致很多游客对这些乡村的了解有限,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三是产业融合度不够高。虽然部分乡村在产业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全省整体融合度还不够高。各产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难以发挥协同效应,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建 议

(一)拓宽资金渠道
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的同时,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支持,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可以通过设立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开展公益捐赠等方式吸引社会资金。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如发行地方文化遗产保护债券、开展众筹等,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二)培养专业人才

一是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人才培养基地。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文化遗产保护、旅游规划、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二是组织开展培训活动,提高乡村干部和村民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旅游服务水平,也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实地指导等。三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到乡村创业和发展。提供住房补贴、创业扶持等政策,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丰富与推广旅游产品

深入挖掘全省乡村的文化内涵,结合各地特色,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如民俗文化表演、传统手工艺体验、乡村美食节、生态农业观光等。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打造智慧旅游。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制定科学合理的宣传营销策略,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如电视、报纸、网络、社交媒体等,广泛宣传全省乡村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并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旅游推介会,提高全省乡村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强化产业融合

以文化遗产为核心,推动旅游、农业、手工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制定产业融合发展规划,明确各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项目。鼓励企业开发文化创意产品,提高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附加值。如通过举办文化创意大赛、设立创意产业园区等方式,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建立产业合作平台,加强各产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通过建立产业联盟、合作组织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鼓励村民参与到产业融合发展中,形成政府、企业、村民共同参与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45 中文域名:中共三明市三元区委宣传部.政务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