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血压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为许多人在患病后没有明显症状。这使得高血压成为一种悄悄袭击健康的疾病。长期的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是巨大的。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容易引发脑血管病变、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等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 01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顾名思义,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持续高于正常水平。临床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经非同日3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俗称高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俗称低压)≥90mmHg。家庭血压测量与诊室血压测量诊断高血压的标准不一样,家庭血压测量时,血压高于135/85 mmHg,可确诊为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进行性心血管损害性疾病,以动脉压持续升高为特征,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02 高血压有哪些症状 一般来说,很多人早期高血压没有任何症状,只是通过测血压或者体检时发现,也有少数人在早期会出现短暂的眩晕感,但是往往会被忽略。 在高血压持续发展过程中,人们会逐渐显露出症状,其中包括一些没有特别明确的症状,比如四肢麻木、胸闷、阵发性眩晕以及头部胀痛。因为很多疾病都会引起这些症状,因此这些往往会被忽视。 而高血压最典型的症状包括心悸耳鸣、心律失常、疲倦不安以及头痛,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突然感觉到烦躁不安,感觉头重脚轻,并且心跳加快。随着血压的持续升高,症状也会越来越严重,当高压(收缩压)≥180mmHg ,或者低压(舒张压)≥120 mmHg时,可能会出现子痫、肺水肿、心绞痛、主动脉夹层、肾功能损害、心肌梗死、失忆、意识丧失、视物模糊、脑卒中等症状,这些症状会造成生命威胁。 03 高血压的很多误区 ①无症状不代表无高血压,不代表无靶器官(心、脑、肾、血管)损害,不代表不需要高血压的治疗,也不代表不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及体检; ②药物依赖性:认为患有高血压后需终身服药。我们建议在通过非药物治疗(减轻体重、低盐低脂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戒烟限酒、锻炼)控制血压后可以在专业的心内科医生指导下停用药物; ③在高血压药物治疗时,要在专业的心内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参考所谓的“亲朋好友”的降压药物来调整自己的药物或加减药量。要个体化及从小剂量开始; ④高血压不是“绝症”:我们要正视高血压,不要畏惧它,不要过于紧张。血压不需测量过多,要合理及科学地动态监测血压,建议早晚各一次。 04 高血压如何进行治疗? (1)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调整: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盐摄入,多吃新鲜蔬果。 体重控制:将体重指数维持在正常范围,通过合理饮食与规律运动减轻体重。 (2)药物治疗 在医师指导下小剂量开始、尽量用长效药、联合用药及个体化治疗。 (3)手术治疗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c.肾动脉交感神经消融术(RDN):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射频能量阻断肾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从而降低血压。这种手术适用于那些对药物反应不佳且符合一定适应症的高血压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