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慢性病已逐渐成为影响大众健康的重要因素。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有4100万人死于慢性病,占总死亡人数的74%。 我国慢性病患者数量也相当庞大,且呈上升趋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慢性病及其护理方法。 1 /什么是慢性病? 慢性病,全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一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匿、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或病因尚未完全确认疾病的概括性总称。 常见的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以及恶性肿瘤等。 2 /慢性病的成因 慢性病的成因较为复杂,通常是多种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长期高盐、高糖、高脂肪饮食,会增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风险。 缺乏运动使得身体代谢减缓,脂肪堆积,肥胖又进一步成为多种慢性病的温床。 吸烟不仅是肺癌的主要致病因素,还与心血管疾病紧密相关。 过量饮酒则会损害肝脏、心脏等器官。 遗传因素 若家族中有慢性病患者,个体发病几率会相对增加。 年龄因素 年龄增长会使身体机能衰退,慢性病患病风险随之上升。 3 /慢性病的护理方法 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科学有效的护理至关重要。 01 饮食护理 在饮食方面,要遵循营养均衡、清淡易消化原则。高血压患者需严格控制盐摄入量,每天不超过5克;糖尿病患者要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比例,遵循少食多餐,避免血糖大幅波动。 02 运动护理 要根据自身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游泳等有氧运动。 运动频率建议每周至少150分钟,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有助于增强体质、控制体重、改善血糖血脂代谢,提升心肺功能。 03 作息护理 规律作息同样关键,充足睡眠是身体自我修复和调节的重要时段,每天应保证7 - 8小时高质量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促进身体康复。 04 药物护理 药物治疗是慢性病管理的重要环节,患者务必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引发严重并发症。 定期复查也必不可少,医生可根据复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05 心理护理 慢性病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困扰,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对病情控制极为不利。 患者应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通过与家人朋友交流、培养兴趣爱好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家人也要给予患者充分关心和支持,营造良好康复氛围。 结语 慢性病虽无法彻底根治,但通过科学护理和自我管理,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重视慢性病护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携手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END. 参考文献:杨丽,刘园,临床全科护理中的慢性病管理:预防与康复,临床护理进展,2024年第3卷第1期 赵莉,慢性病护理的模式与策略研究,现代护理进展,2023年第2卷第1期 宋羽真, 张强, 周芯竹. 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健康生活方式分析——基于CLHLS 2018数据的实证分析[J]. 运筹与模糊学, 2023, 13(4): 4041-4051 供稿:护理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