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三元区处处洋溢着第三产业发展的强劲律动:购物场所消费热度持续攀升,万寿岩、格氏栲等文旅地标游人如织,三沙生态旅游大道、三明市全民健身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的“进度条”不断刷新……“三产”各领域齐头并进,共同奏响三元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 近年来,三元区始终将第三产业作为促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惠社会民生的主渠道、培育新业态新模式的主阵地,不断完善相关机制,持续激发动力活力,扎实推进第三产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爱琴海购物中心一角 (王雁玲 摄) 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成绩单。自“做大三产、做强三产”三年行动(2023-2025)开展以来,三元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始终保持全市第一位,各年增量皆位居全市前列。2023年,三元区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并连续保持在50%以上,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金融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等各项支撑指标总量及增量均居全市前列。 如今,三元区第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结构持续优化、效益稳步提升,对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更加坚实稳固。 机制引领 筑牢三产发展根基 9月20日,周末午后的三明爱琴海购物中心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购物中心的广场上,喷火秀、独轮车、变脸等精彩的杂技节目轮番上演,引得现场观众欢呼不断。 三明爱琴海购物中心是集购物、餐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体验式购物中心,总投资约10.5亿元。该项目是三元区商业存量资产盘活的重点改造项目,今年上半年,客流量已达400万人次,销售额达2亿元。 希尔顿欢朋酒店 (徐碧街道供图) “中餐厅菜品的摆盘和口味都很精致!”“房间很温馨,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今年“五一”期间,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在三明希尔顿欢朋酒店的良好体验。 三明希尔顿欢朋酒店总投资3.2亿元,是全市首家国际中高端品牌酒店。该酒店是三元区招商引资的重要成果,对于丰富六路商圈业态、推动三产做大做强更具有重要意义。 六路中央商务区(三元区发改局供图) 重点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硬支撑”,三元区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持续推进深入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加快续建一批、投产投运一批的第三产业重大项目库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2023年以来,已累计实施第三产业重点项目253个,总投资143.86亿元,累计投资约100亿元。 聚行动之力,兴实干之风。为不断推动三产工作提质增效,三元区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建立了“区政府主要领导+领导小组+专班+7个专项行动组”的组织架构,举全区之力,吸纳各级各单位业务骨干投身三产发展事业。 强化机制是推进三产工作的重要前提。三元区每年制定出台《三元区“做大三产、做强三产”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年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制定“提级管理、定期磋商”的工作机制,进行例会协调、现场推进和小组考评,每季度由区主要领导召开三产现场会,邀请相关企业参加并对部门工作进行测评,三年来已邀请企业210家;创立“1+N+X”模式,以三年行动方案为纲领,以数字经济、文体旅、楼宇经济、广场(夜间)经济、商贸流通、金融服务、交通物流等七个专项计划为依托,以第三产业项目为抓手,通过多种手段推动三产工作效能实现全面跃升。 如今,三元区三产工作权责分工进一步细化,部门联动机制持续优化,整体工作效率显著提升。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在三元区接连扎根,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精耕赛道 多点开花共创新绩 三钢万寿岩学院 (郑玉林 摄) 以机制保障为基础,三元区在多个细分领域精耕细作,推动第三产业呈现“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 “这里的氟泉名声在外,各类健身设施也很完备。今天体验下来,确实感觉身心舒缓,轻松自在。”9月19日,游客姜女士慕名来到三钢万寿岩学院,对这里的生态康养体验赞不绝口。 文旅繁花竞芬芳。近年来,依托丰富历史文化、自然生态资源,三元区运用“旅游+”思维,改善提升基础设施,深度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催生出不少新产品、新业态、新场景。 目前,三元区已累计打造10余条文旅精品线路;举办三元“蕉野乐”、格氏栲栲花季、万寿岩马拉松比赛、皮划艇桨板邀请赛等各类文体旅宣传活动;组织辖区重点文旅企业外出参加文旅宣传及招商推介会,“万寿三元”文旅品牌越擦越亮。 2023年以来,三元区接待国内游客2164.9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0.83亿元。国内旅游人次年均增长约55.4%,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约60.8%。 文体旅产业热力四射,商贸流通方面也迎来高光时刻,为全区服务业发展再添新动能。 在三元街头,一股焕新热潮正在悄然涌动。从家电卖场到汽车4S店,从社区市集到商圈中心,“国补”“以旧换新”的标识、话题随处可见。 “三元区商务局等部门对促消费活动进行线上线下宣传,我们的销售额一直在增长。”在三元区苏宁易购门店,总经理陈涛一边介绍产品一边帮助顾客领取消费券,忙得不可开交。 2023年以来,三元区已开展“乐购三明·三元新闽菜美食嘉年华”“乐购三明·乐享三元”汽车促消费、家装家电焕新节、消费品以旧换新等各类促销活动30余场次,发放消费补贴超2.3亿元,直接拉动消费超23.6亿元。 “街角遇见‘她’——艺术点亮三元”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之“元”声在线,唱响瑞云山喷泉广场。 (曹建平 摄)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瑞云山喷泉广场被音乐的暖意紧紧包裹。9月12日晚,第五期“元”声在线——全民K歌计划温情开唱。从七夕的浪漫传情到红色经典的激昂唱响,该活动以音乐为桥,连接市民情感,点亮城市文化角落。 薛之谦演唱会现场 (三元区文旅局供图) 近年来,演艺活动成为激活三元区夜经济的强力引擎。2023年12月,薛之谦2023天外来物三明站演唱会在三明市体育中心体育场成功举办。这是在三元区举办的首个大型营业性演出,有效拉动了旅游、餐饮、住宿等多领域消费。眼下,三元区夜经济已升级为融合夜游、夜娱、文创、演出等多元消费业态的新模式。 三钢闽光智能制造项目智控中心(郑玉林 摄) 去年底,三钢闽光智能制造项目竣工投产,通过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和装备技术,这家老牌钢铁企业正不断加快数智化转型脚步,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 当前,三元区已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创新企业7家,现有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超80家,数字新基建建设、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智慧生活新业态推广等方面成效显著。 交通物流、楼宇经济、金融服务等方面同样蹄疾步稳,各专项领域呈现出协同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助力三元区第三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发展活力勃发奔涌。一个“创新开放、供需协调、优质高效”的现代服务业新格局,正在三元区加速形成。 “321,上链接!”主播杨一杠(网名森森)一声清脆口令落下,直播间内刚刚亮相的乐高新品瞬间秒空。镜头前,色彩明艳的乐高积木在灯光映照下格外抢眼,互动弹幕如潮水般滚动——这是三明市森晓森玩具有限公司日常直播中的热闹场景。 在三元区商务部门的支持下,森晓森仅用两年多时间便一路突围,成长为全国抖音乐高类目销量TOP。仅2025上半年,该公司销售额便突破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森晓森的快速崛起是三元区扶持壮大市场主体的生动缩影。三年来,三元区建立龙头企业库、重点企业库、潜力企业库等3个产业领跑企业库,入库企业近300家,累计培育限上商贸企业191家、规上服务业企业85家,培育总量居全市第一;加快推进企业上市进程,推荐13家企业入库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入库总数全市第一。 经营主体“增”势喜人,离不开优良的营商环境。2023年起,三元区深入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工作,主要通过走访企业、企业家座谈会、微信服务群及电话等“线上+线下”的方式向企业收集问题,通过“收集—派单—反馈—督查—回访—考评”的闭环管理工作法,切实为企业“把脉问诊”。三年来,累计收集三产领域问题530个,解决问题458个,解决率达91.05%,打通了服务本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在相关部门的靠前服务与全力支持下,元溪高速公路(三元段)、三沙生态旅游大道、荆西道口平改立工程,瑞云智慧新城市政路网工程、长深高速北连接线提升改造工程,G205三元服务区光储充检一体超级充换电站等一批交通物流项目相继落地建设、投产达效,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助企强体,更需春风送暖。三元区每年预算安排第三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兑现政策奖励、推动项目建设,累计兑现800余万元,资金惠及250余家企业;研究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系列文件,减免区属经营性资产租金20%;建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累计走访企业3.42万户,达成授信金额79.84亿元,推动放款64.36亿元。 高品质服务结出硕果。三年来,三元区三产企业注册数量增加5582家,三产企业注册数达19096家,全区26幢重点商务楼宇新增504户,楼宇企业存量提升至3609户,入驻率高达80%以上超13幢,加快盘活闲置楼宇,催生“千万元楼”10栋。 一系列营商环境之“优”,促成三产发展之“进”。一笔一画间,三元区擘画的第三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正逐渐转变为欣欣向荣的生动实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