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2018全国两会专题
全国人大代表刘文新:助力脱贫攻坚"小茶叶关系大民生"
2018-03-09 09:57:05  来源:未来网  责任编辑:郑新凤  

刘文新介绍,信阳有800多万人,其中有100多万人从事茶产业,从产值来说规模有100多个亿,从种植面积来说有210万亩,“所以茶是信阳的一个支柱产业。”

未来网(www.k618.cn 中央新闻网站)北京38日电(记者 谢深森)“我是做茶产业的,因为我来自信阳,茶产业在河南是一个特色农业,在信阳是支柱产业。”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受访者供图)

小茶叶成就大产业会有大前景

在信阳,茶产业助力脱贫。“把茶产业种好,关系着信阳革命老区脱贫的问题。”刘文新表示,茶产业涉及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融合发展,从种植、加工、生产、销售、茶文化、茶饮食、茶具,每一个产业链接都提供广大的就业岗位。

刘文新介绍,信阳有800多万人,其中有100多万人从事茶产业,从产值来说规模有100多个亿,从种植面积来说有210万亩,“所以茶是信阳的一个支柱产业。”

另外,刘文新表示,不仅在信阳,茶产业在全国脱贫攻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20多个省都有茶叶,全国从事茶产业的有8000多万人,将近一个亿。”

另外,茶产业还是一个生态产业。“把茶叶种好可以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刘文新畅想茶产业的美好前景,“凡是有茶的地方,空气新鲜,水净天蓝。”既然是生态产业自然也可以是旅游景观,刘文新认为,茶园本身,就是一个旅游产业。

刘文新此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建议,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要保证连续扶持,重点扶持,打造中国茶产业。“我觉得做好茶产业,农业有增效,农民有增收,企业有效益,政府有税收,职工有幸福。”

除此之外,刘文新认为,茶产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时代的助力。要用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工具来推动茶产业的发展。

茶文化进校园争当“必修课”

文化是软实力也是竞争力。过去的“丝绸之路”,茶叶与瓷器、丝绸共同代表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刘文新认为,新的“丝绸之路”,茶还要继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

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和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刘文新呼吁,“全民饮茶,把茶作为国饮,推动茶文化的建设,让茶文化根治于人的血液,内心深处。”

刘文新提出,茶文化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要让茶文化进校园作为必修课,茶文化既是中国传统文化,又和生活息息相关。“让茶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形成全民饮茶的融厚氛围,助力茶文化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信阳市文新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文新 未来网 陈佩忠摄

把茶文化推动起来以后,刘文新列举茶文化的助推前景,呼吁真正落实到“小茶叶可以做成大产业,小茶叶关系到大民生,小茶叶做成大文章,小茶叶做成大形象。”

公益扶贫助力贫困地区茶叶走出去

“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作为一个企业要时刻知道你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积极回报社会是责任,是义务,更是使命。特别是我们在大别山革命老区,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尤其是扶贫攻坚,做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和党员帮扶。”刘文新深知企业家的责任。

在产业扶贫方面,刘文新组织企业员工和贫困户一对一签订协议,增加贫困户茶叶收入10%,茶叶不但不愁卖出高价钱,一对一帮扶还提供技术。帮助贫困地区的茶叶打通市场,连接销路,让贫困地区的茶叶走出去。“我们提供技术帮助他(指贫困户)产好茶,不出家门茶叶也不愁卖,卖高价又增收。”

在金融扶贫方面,就说每一个贫困户每一年通过金融杠杆作用,补贴3100块钱,据了解这一项已经连续进行了3年,“我们现在选了92户。目前项目已经开花结果,老百姓非常满意,我们看到心里也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刘文新笑着表示。

“要真正帮扶做到点子上去,做到他(指贫困户)的需要上去,所以就是干真的、来真的,要眼往下看、重心下移。”为了做到这一点,除了产业扶贫、金融帮扶,刘文新还组织企业里的每一个党员都和贫困户进行结队,贫困户有什么事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直接找党员,企业党组织也与贫困村的党组织进行结队。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