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从种地到“种”高科技产业——“改革村”的新思维
2019-06-03 09:24:52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郑新凤  

新华社深圳6月1日电 题:从种地到“种”高科技产业——“改革村”的新思维

新华社记者蔡国兆、孙飞

“你一个农民,还想搞创投?”深圳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被村民质疑了。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图文互动)(1)从种地到“种”高科技产业——“改革村”的新思维

居民在深圳南岭村社区文体中心篮球场上运动(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事情的起因在于,他想带着村子做创投。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图文互动)(2)从种地到“种”高科技产业——“改革村”的新思维

这是无人机拍摄的深圳南岭村(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南岭村是广东有名的“改革村”。改革开放初期,这里是一个人均年收入不到100元、集体资产只有7000元的村子。

1982年冬,村子拿到了43万元国家征地补偿款。南岭村面临第一次抉择——大家分了还是搞企业?

南岭村老村支书张伟基和村民认真讨论后认为,农村摆脱贫困,归根到底要依靠集体。统一思想后,大家把钱集中起来建厂房,引进港资兴办了村中第一家来料加工厂。此后,“三来一补”成为南岭村的发展支柱,集体经济迅速增长。

2015年,已经致富的南岭村再度面临抉择。这年,南岭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仅为4%,在此之前则一直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为落后产能当‘房东’,还能富多久?”张育彪问村民。

一个村子用什么实现梦想?土地、房子?南岭村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不靠看天吃饭的种田种地,也不靠“种”房子收租金,而是靠投资高科技公司,“种”高科技项目,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南岭村开始搞收购,探索成立自己的投资平台。2017年,村里投入3亿元设立了深圳市首个社区股份公司创投基金,招聘专业投资团队。

紧接下来的一个决定让村民中的争议更大了。南岭村的一些旧厂房租约到期,村里不少人觉得,应该继续租给企业,这样管理轻松,数千万元的收入也有保障。

“宁愿不赚钱甚至亏钱,也要把路子转过来。”张育彪说。

旧厂房进行改建,成了“1983创意小镇”。

1983年是南岭村委会正式成立的年份,创意小镇得名于此。

“特区精神就是敢闯敢试。”张育彪说,这个名字代表着新一代年轻人对南岭村传统的继承。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图文互动)(4)从种地到“种”高科技产业——“改革村”的新思维

这是深圳南岭村南岭创投大厦(4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飞 摄

深圳康体生命科技公司是小镇第一批“镇民”。刚入驻时,公司负责人杜孩很担忧,“毕竟城中村都靠租房子”。

与南岭村班子接触后,杜孩打消了顾虑,“改革村”包容性很强,对孵化的科技企业支持力度很大。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图文互动)(5)从种地到“种”高科技产业——“改革村”的新思维

深圳康体生命科技公司负责人杜孩(右二)与员工交流(4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飞 摄

现在的“1983创意小镇”,一批顶尖专家、创新企业成为“新住民”。研发新型抗体、孵化产业互联网生态、设立留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高科技公司的“种子”不断发芽生长。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图文互动)(6)从种地到“种”高科技产业——“改革村”的新思维

这是深圳康体生命科技公司实验室(4月4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飞 摄

从有色领域工业原材料电商平台“51有色”,到人工智能创业企业深知未来,再到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劲鑫科技……“我们仔仔细细做尽职调查,经常看数百个项目才投一个。”在投资行业有近10年从业经验的南岭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蔡智说,南岭基金突出“一药一芯智能制造”特色,重点关注5G通信、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

从种地到“种”房子,再到“种”高科技项目,如今的“改革村”,已拥有两个专业投资机构、一个生物医药加速器、数个科创产业园区,投资孵化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水下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物联网等近10家初创企业。

“通过科技创新,我想带着村民敲钟上市。”张育彪说。

2018年,南岭村集体经济固定资产约35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约15万元。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