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2019-06-13 10:43:46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郑新凤  

再走长征路的记者在瑞金云石山乡丰垅村采访村里老人,听老人讲述临时中央政府的故事。

邵玲芳摄(影像中国)

沙洲坝七堡乡第三村的杨荣显,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危难关头,把8个儿子中最后两个也送来参加红军;

叶坪乡叶坪村的谢大娘,在红军烈士纪念塔被敌军占领和摧毁后,深夜冒死闯关,就为抢回一两块碎石留作纪念;

反动派填了几次的瑞金红井,终究还是被老百姓重新挖开;

……

重访当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江西瑞金,听到的这些故事引人深思:为什么党和红军永远打不败、压不垮?为什么转战南北的万里征途中,人们始终对这支队伍念念不忘?

沙洲坝镇大布村村民、91岁的杨世桃老人说:“红军到了沙洲坝,不占老百姓的房子,靠着大树用稻草搭棚住。”

在叶坪乡朱坊村中央红军医院旧址,我们见到了86岁的朱景伟。朱景伟说,这座红军医院让朱坊人永远感恩。“很多村民的病在这里治好了。”朱景伟说,为了办好医院,村民主动腾出了祠堂和住房。他的叔祖父朱先蕙,曾收留一名红军重伤员和一名红军后代。“当时那是要杀头的罪。”

距瑞金城不到20公里的云石山,只是一个小山包,却有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字——“长征第一山”,这里是红一方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出发地。

当地党史专家告诉我们,从云石山出发,毛泽东先后前往于都、会昌调研,撰写关于游击战战略战术的著作。

从叶坪到沙洲坝再到云石山,在激烈斗争中,党的机关所在地转移到哪里,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就到哪里。

在叶坪村谢氏宗祠,中华苏维埃政府首次以国家政权的姿态诞生于世。讲解员杨丽珊说,如今的祠堂,依然按当时的场景陈列。不大的地方被隔成15个房间,作为政府“九部一局”的办公场所。就在这样局促的空间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等法律相继诞生。“我们党在瑞金先后颁布上百部法律法规,今天我国法治体系中很多独具特色的制度设计和司法原则,都能从苏区的法制思想和司法实践中寻找到源头。”瑞金市委党史办主任刘前华说。

在沙洲坝居住的一年零四个月,毛泽东写下了《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30多篇文章。那时候,中央苏区各级党政军机关掀起调查研究的热潮,写下中国共产党探索治国理政和自身建设的光辉一页。

据史料记载,第五次“围剿”中,反动派在江西修建各式碉堡2900座,企图封锁和围堵苏区。然而重压之下,党和红军与百姓有水同喝、有饭同吃,军民同心筑起一道看不见的铜墙铁壁。

19341月,在沙洲坝举行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毛泽东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再走长征路,徘徊在游人如织、草木葱茏的旧址群中,来自85年前的回响,依旧那么激昂。

《 人民日报 》( 20190613日 04 版)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