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长征路上最美的花朵(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
2019-07-15 11:00:22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郑新凤  

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的照片墙(局部)。  本报记者黄娴摄

赤水河边,有一座千年古镇,名为土城,地处贵州省习水县,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的序幕便是在这里拉开。

土城大桥旁50米处,有一幢西式建筑格外显眼,这里曾是红三军团指挥部所在地。现如今,这里改扩建为中国女红军纪念馆。

“共有4000多位女红军参加了长征,除了妇女独立师承担战斗任务外,其他女红军肩负着群众宣传、扩大红军队伍、筹粮筹款筹盐、抬担架和护理伤员等重要任务。”习水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箭宇介绍,她们与男红军一样浴血奋战、艰苦跋涉,克服生理、心理等方面的重重困难,把理想铸进了长征这座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丰碑。

纪念馆里,讲解员带着大家穿过每一个展厅,将女红军的生平娓娓道来。当最美丽、最温情的花朵同最刚强、最壮烈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相遇时,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场景呈现在记者眼前:

从照片上看,吴富莲大眼睛、方脸盘,目光坚定而刚毅。她原是红一方面军的政治战士,后来调到红四方面军任女红军团的团政委,随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不幸被俘。她以绝食斗争进行反抗,最后吞针壮烈牺牲,年仅25岁。

“翻过一岗又一岗,夜黑行军道路长。肩抬担架闯天下,革命思想当太阳。”红军战士们最疲惫时,女红军李坚真唱起了这首山歌。19岁就走上革命道路的她,无论身处的环境多么艰苦,都积极开展文艺宣传,以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鼓舞战士斗志,被誉为长征路上的“百灵鸟”。

“当年的女红军,曾在土城镇上的文昌宫搞了一次大型演出,宣传红军的主张。”张箭宇介绍,“许多青年看了演出后十分激动,当场报名参加红军。”

女红军在长征中的坚韧毅力甚至超越了男子,她们有的在雪山草地上艰难穿越,有的在枪林弹雨中坚决前行……她们的形象,刻在纪念馆序厅里名为“风雪长征路”的浮雕上,留存在人们心里。

烽火硝烟,英姿飒爽。正如纪念馆前言中所写:“女红军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有机组成部分,以柔弱的肩膀承载起革命重担和民族大义。她们坚定地为信仰而战,超越战事无常和生理极限,历尽苦难淬火成钢!”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