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频道 > 走进三元 > 政区改革
解放初期三元政权、军队、统战、群团组织机构沿革
2010-05-13 10:51:00  来源:  责任编辑:李春萌  

、中共三元县委员会

   194912月,中共福建省委批准了中共永安地委对中共三元县委组成人员的建议。共三元县委由王建政、王金樽、孙泽林、冯梓山四人组成。由王建政任县委副书记(书记缺任)。

   1950年1月26,中共三元县委王建政率领王金樽、孙泽林、冯梓山、王孝亮、李素梅(女)、夏玉琦、李国粹、魏金堂、王若哲、李凌云、邢怀璞、何兆恒、高俊英、李建德、张大林、阮希彬、沈朝佑、刘希盛、李长寿、刘奎元、李照忠、郑西安、杨征南、阮振兴、杨玉清(女)、马德水(王建政通讯员)、阮希俊(孙泽林通讯员)、郭老三(炊事员)等一行29人(其中2人因病未同行)到达沙县。28日凌晨随着三元县的解放,他们立即进驻三民镇(三元县驻地)。从此,三元人民结束了国民党的统治,进入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历史新纪元。 

   中共三元县委进驻三元县后,以军队转业干部、南下干部和三元游击支队干部共30余人为主体,组建县、区二级党委及其政权机构。同年3月,中共三元县委举办青年干部训练班,招收当地进步青年40余人,经培训后充实到各级政权组织。此后又陆续接收一些军队干部、“革大”干部和外地派进的干部到各级党政机构。与此同时,随着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实施,经过剿匪、反霸、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缓朝等大规模的政治运动,党的政策不断深入人心,得群众拥护,人民政权日益巩固。

   1952年在全面肃清土匪,完成土地攻革,群众觉悟普遍提高的基础上,中共三元县委根据上级的部署,在积极分子中民展党员的指示精神,经过试点逐步在基层公开进行党建工作。并在党员中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教育。至1955年底,党员人数从1950年底的50人增至536人,党支部由5个增至47个。广大党员在完成党的各项任务中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195652762日,中共三元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城关召开。出席会议正式代表115人,因病因事请假ll人,实际到会104人,代表中女代表2人,鹰厦铁路民工代表14人。列席代表20人。会议主要议程:(一)卢光盛叠作党政工作报告;(二)张大林作党建工作报告;(三)选举中共三元县第一届委员会;(四)选举中共三元县监察委员会;(五)举选卢光盛、罗域光为出席省党代会代表。 3日举行中共三元县第一届全委会,选举县委常务委员5人。

委员16人:卢光盛、张大林、李建华、杨绪仁、冯东邦、孙继修、李照忠、李庆文、贾元兹、齐兴学、阮希彬、蔡振忠、王澄、施元相、徐秀亨、罗域光。

补委员2人:赵树山、尤新登。

常委:卢光盛、张大林、李建华、杨绪仁、冯东邦。

书记:卢光叠。

副书记:张大林。

   同年7月,三元、明溪二县合并设立三明县,10月正式对外办公。

   中共三元县委工作机构,开始设秘书室、纪检会、组织部、宣传部4个单位。 1952年增设统战部。1954年增设生产合作部和党训班,至此共设7个单位。1956年纪检会改为监委会。

   下辖政区,19501月设梅列区委,莘口区委,同年4月增设居阳区委。1952年地名区称谓改为数码区称谓,即梅列区委改称第一区委,莘口区委改称第二区委,居阳区委改称第三区委。19545月增设第四区委(驻星桥)。19561月,全县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四个区委合并为二个区委,复称梅列区委、莘口区委。 19567月,三元、明溪二县合并设立三明县,区委改三明县委。

   二、三元县人民委员会(人民致府)

   1950年1月28,三元县解放,省人民政府任命王建政为副翻县长(县长缺任)。同年315日至19日,三元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在三民镇召开(今城关)。会议依照中央人民政府颁发的《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组织通则》规定,选举产生了三元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13人(王建政、王金樽、孙泽林、冯梓山、邓镜周、吕道生、邓象绅、邓承钰、邓镐升、罗清南(女)、邓玉著、邓衍兴、魏治伍)。王建政任主席,王金樽、孙泽林、冯梓山、邓镜周任副主席。正式宣告三元县人民政府成立。会议号召全县人民动员起来肃清土匪特务,为建设人民政权而奋斗!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人民群众的内设机关,在人民代表大会未建立前,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设常务委员会,不设工作机构,会议每3个月召开一次,检查总结政府工作,部署党和政府的政策法令。这届会议共召开过八次会议,会议主要中心议题:(一)肃清土匪特务;(二)减租减息;(三)发展生产;(四)反霸斗争;(五)土地改革;(六)镇压反革命运动;(七)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八)动员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九)订立爱国公约;(十)民主建政;(十一)“三反”、“五反”;(十二)物资交流;(十三)文教卫生;(十四)民兵教育;(十五)互助合作;(十六)拥军优属;(十七)转业和复退军人安置工作。

   19505月,省人民政府任命吉乐山为副县长(主持工作)。 19517月吉乐山调离,由朱宝峰代理县长,l9526月省人民政府任命朱宝峰为县长。

   1952年12月2126日,三元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一次会议在三民镇召开。参加会议代表104人。会议主要议程:(一)政府工作报告;(二)部署冬种秋征,民主建攻,物资交流;(三)选举三元县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19人(王建政、王金樽、孙泽林、阮希彬、李长寿、张洪清、刘倩(女),邓繁智、邓镜周、邓栾绅、邓昌南、庄此生、吴润海、兰启仁、姜水妹、陈家金、郑水海、李建德)。王建政任主席,朱宝峰任副主席;(四)选举县长。

这届会议共召开二次会议。二届二次会议主要中心议题:(一)宣传贯彻婚姻法;(二)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三)发展生产互助合作;(四)物资交流繁荣城乡经济;(五)人口普查;(六)普选工作等。

19533月,朱宝峰因压制民主被撤去县长职务,由王建政代理县长。同年4月,省人民政府任命胡序东为县长。

   1954年6月21至25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三元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城关召开(原三民镇)。参加会议正式代表60人,列席会议代表14人。会议主要议程:(一)胡序东作政府工作报告;(二)王金樽作宪法(草案)传达报告;(三)选举王金樽、丁昌杰、魏富清(女)为出席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次会议没有选举县领导机构,县长继任。由此,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过渡到县人民代表大会,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

县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力的最高机关,不设常务委员会,闭会期间代表提案交由人民委员会办理。

这届代表大会共召开过三次会议。会议中心议题:(一)宣传贯彻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在国家机关中反对官僚主义,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发展山区经济等。

   195512月,胡序东调离,省人民委员会任命李建华为县长。随着政权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全县干部队伍至1955年底由解放初期的80余人增至470人。

   1956年5月9,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通知撤销永安专区,三元县改属南平专区。同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三元、明溪二县合并,设立三明县,10月正式对外办公。三明县驻原三元县城关。由此三元县遂不存在。

   三元县人民攻府工作机构,开始设秘书室、公安局、民政科、财粮科、农税科、文教科、人民银行、税务所等8个单位。1951年增设人事科、工商科、卫生科、法院、供销社、邮电局。1953年增设统计科、林业站、撤销财粮科分设财政科、粮食局。1954年税务所改称税务局、林业站改称林业科。同年6月,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原县人民政府工作机构随即改为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机构。 1955年增设支援前线办公室。至此县人民委员会工作机构共设19个单位。

   下辖行政区,19501月设梅列、莘口二个区公所,同年4月增设居阳区公所。1952年将地名区称谓改称数码区称谓即:梅列区公所改称第一区公所,莘口区公所改称第二区公所,居阳区公所改称第三区公所。 19545月增设第四区公所。19561月,全县调整行政区划将四个区合并设二个区,复称梅列区公所、莘口区公所。同年7月,三元、明溪二县合并设立三明县时,区公所改隶三明县。

   三、地方军事组织

    1950年1月28,三元县解放。为保卫人民政权,三元县奉福建省第七军分区命令,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元县大队。三元县大队由原三元县游击支队二个分队整编组建,冯东邦任大队长、县委副书记兼任政治委员。三元县人队计120余人枪。

   19509月,按照福建省军区颁发的地方武装编制,三元县大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建省第七军分区独立第二营(乙种),下设二个连和三个区中队,计300余人枪,营长冯东邦。

   解放初期,土匪伏击枪杀人民解放军战士、党政领导干部,杀害进步群众和抢夺人民财产。同时,疯狂地向我新生的人民政权发起武装进攻,先后包围居阳、松阳、岩前、增坊等地区、乡公所,妄图摧垮人民政权。反革命气焰嚣气尘上。为坚决消灭土匪和国民党残余,保卫人民政权,中共三元县委和县人民致府于19509月成立了剿匪总指挥部,由吉乐山、冯东邦、张子攻、黄维泉4人组成,吉乐山任总指挥。下辖第七军分区独立第一营—个连、独立第二营和莘口基于民兵连,计500余人枪。地方军队在当地广大群众的配合下,经过一年多的艰苦作战,于19524月取得了彻底肃清土匪的光辉胜利,计划消灭余大昆、邓日初、罗光辉、王水仙、邓占山五股土匪以及国民党残余480余人,并缴获机枪3挺、步枪380余支、手枪67支、手榴弹14枚以及土枪、大刀等一批兵器物资。为稳定社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巩固人民政权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在剿匪过程中有30余人献出了自己宝责的生命。他们中有英勇牺牲的区、乡、村党政干部和区中队战士、民兵、农会骨干以及被土匪抓去杀害的进步群众,其中14人经上级批准为革命烈士,安葬在下洋革命烈士墓,英烈们为革命牺牲的精抻,永垂不朽!

19517月,福建省第七军分区改为福建省永安军分区。独立第二营改隶永安军分区。

   19524月,三元县境内的土匪和国民党残余全面肃清。根据中央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各级人民武装部的组织编制问题》的规定,撤销独立第二营的建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元县人民武装部,隶属永安军分区。其工作机构设政工、训练、后勤三个科。主要任务是,把广大青壮年在不脱产的情况下,组织起来进行必要的攻治和军事训练,使之成为人民解放军的后备兵员。

   1954年全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为适应工作需要,奉上级命令三元县人民武装部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元县兵役局,隶属关系依旧。其工作机构设动员、征集、训练、统计、后勤5个科。19567月,三元、明溪2县合并设立三明县时,三元县兵役局随之合并,设立三明县兵役局,驻原三元县城关。

   四、统战组织

   1.三元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950.11954.6

   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规定,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人民群众的协议机关。既属政治协商会议性质,又在县人民代表大会未成立前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三元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共召开过二届七次会议。一、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均由王建攻任主席。兰元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召开,团结了全县各界人士,圈满地完成了党和攻府的各项政治任务。

   19546月,三元县人民代表大会成立。由此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遂不存在。

   2.三元县工商业联合会(商会)

   1)三元县商会(1950.3195l.1

   1950年3月23,三元县商会,三民镇分会筹委会在三民镇成立。邓象坦为主任,邓清晏、郭清波、邓绍禹为副主任。同月28日,在三民镇召开商会代表会议,通过会议章程。1951年组织同业公会30个,同业小组42个(同业公会是商会下属私商组织)。商会的主要职能是:互通经济信息,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商议商品价格,接受业务咨询,举办公益事业,调解私商之间纠纷,承办上级交办的事务等。19511月,三元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委会成立,商会组织遂不存在。

   2)三元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委会)(195l.l1956.7

   19511月,三元县工商业联合会筹委会在三民镇成立。由翁希璋任主任。195212月,三元县工商业代表会议在三民镇召开。会议选举产生县工商业代表5人。

   19532月,三元县第一届第一次工商业代表会议在三民镇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三元县第一届工商业联合会执、监委员会。由翁希璋任主任委员,何兆恒、邓镜周、叶敏璜任副主任委员。正式成立三元县工商业联合会。

   19555月,三元县第二届第一次工商业代表会议在城关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三元县第二届工商业联合会执、监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续任。 19567月,三元、明溪2县合并,设立三明县工商业联合会。

   这一时期的三元县工商联组织,对教育私营工商业者遵守党和破府政策法令,改善经营方式,引导生产发展,整顿私商组织,调解纠纷,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财富、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以及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等,均起了积极作用。至1956年全县私营工商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过渡到国合商业的有4667人(即过渡列国营商业或供销合作社)共计资金2.84万元,公私合营1720人,共计资金O.77万元;合作商店5774人,共计资金2.96万元,合作小组168191人,共计资金3.46万元;代镇店22人,共计资金0.02万元(均折人民币)。

   五、群团组织

  1.三元县总工会

   19503月,三元县总工会筹委会成立。由县委组织部长王金樽兼任主任。19533月,三元县在三民镇召开工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三元县第一届工会委员会,由王金樽兼任主任。 1954年县总工会改称县工会联合会,1955年复称县总工会。至1955年工会会员由1952年的200余人增至400余人。19567月,三元、明溪2县合并,设立三明县时,三元县总工会随之合并,设立三明县总工会。  

   这一期问,三元县总工会曾于1952年进行工会组织整顿。在整顿过程中清退了曾任过伪保长等职的人员和半农半工的劳动者200余人。 1951年为协助地方政权维护社会治安,县总工会曾组织一支27人组成的武装纠察队,对打击不法分子,稳定社会秩序起了积极作用。

   2.县农民协会

   19503月,三元县成立农民协会筹委会。 19526月三元县农民协会代表大会在三民镇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三元县第一届农民协会委员会,由黄维泉任主任委员。19538月,在土匪全面肃清、土改全面完成,人民政权日臻完善的基础上,县农民协会遂停止活动。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三元县委员会

   19506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三元县委员会在三民镇成立,由县委宣传部长孙泽林兼任书记。 19531月,三元县第一次团代会在三民镇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三元县第一届委员会,孙泽林续任书记(兼)。 1954年孙泽林调离,由张洪清任书记;同年8月张洪清调离,由李恩想任书记。19567月,三元、明溪二县合并,设立三明县时,三元团县委随之合并,成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三明县委员会。

   4.县民主妇女联合会

   19502月,三元县民主妇女联合会筹委会在三民镇成立。由县委组织部长王金樽兼主任。19516月,三元县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在三民镇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三元县第一届民主妇女联合会执委会,主任(缺)。1955年林平任主任。19567月,三元、明溪二县合并时,三元县民主妇女联合会随之合并。成立三明县民主妇女联合会。

   附:中共三元县委、县人民委员会(人民政府)领导名录

   (一)中共三元县委员会

   1.建立三元县委至第一次党代会前(1950.11956.6

   县委书记 王建政(1952.61953.4

       王金樽(1954.71955.10

       卢光盛(1955.81956.6

   副 书 记 王建政(1950.l1952.6

       王金樽(1953.101954.7

       杨征南(1955.41955.6

       张大林(1955.91956.6

      孙泽林、冯梓山、吉乐山、朱宝峰、胡序东、李建华。

   2.第一次党代会至三元、明溪二县合并(1956.6l956.lO

   县委书记  卢光盛(1956.61956.10

   副 书 记  张大林(1956.61956.10

      李建华、杨绪仁、冯东邦。

   (二)三元县人民委员会(人民政府)

   1.建立三元县至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期间(1950.l1950.3

      (缺任)

   副 县 长 王建政(兼)

2.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期间(1950.31952.12

      朱宝峰(代1951.71952.6)、(1952.61952.12

   副 县 长 王建政(兼1950.11950.5

       吉乐山(1950.51951.7

   3.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期间(1952.121954.6

      朱宝峰(1952.121953.2

      王建政(代1953.21953.4

      胡序东(1953.41954.6

   4.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至三元、明溪二县合并(1954.61956.10

      胡序东(1954.61955.3

      李建华(1955.121956.10

   副县长  邓凡昭(1954.91956.10

       李建毕(1955.31955.12 

(文章源自三元文史资料)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5120210045 中文域名:中共三明市三元区委宣传部.政务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