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网络中国节·清明
【网络中国节·清明】 在追忆亲情中感知清明真义
2018-04-08 08:48:51  来源:金山网  责任编辑:张芳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这是一个回忆亲情的日子。一沓纸钱,几杯薄酒,一束鲜花,我们所祭祀的并非先人的遗骨,而是缅怀过去逝者对自己的养育之情。这是一种充满了甜蜜而又温情的回忆,追忆那过去的点点滴滴的美好日子。先人的音容相貌便又浮现在眼前,墓地仿佛成为了聆听先人教诲的场所。在这种庄重肃穆而又充满温情的时刻,先人的嘉言懿行便在成为了这个日子最美好的再现。亲情二字的分量便沉甸甸地立在了我们心头。

    这是一个虔诚敬畏的日子。正所谓“祭如在”,“临事而敬”,浸润于传统节日活动里的敬畏天地、敬畏祖先的虔诚,才是过节应有的文化心态。诚然,随着科学教育的普及,我们很难再有传统文化中那种特有的对神灵的敬畏心态。但敬畏文化之心,却不能丢,不论采用什么样的祭祀形式,对于我们,特别是年轻的孩子而言,尊重传统、传承传统都应是这个节日应有的态度。我们的虔诚敬畏不是来自于封建迷信,而是来自于对我们付出养育之恩,对历史做出贡献的那些值得我们尊敬的精神和信仰。

    这是一个珍惜家庭的日子。张恨水在《清明二题》中曾谈到,清明祭坟的诗可谓数不胜数,却有一首据说是一个农村汉子跪在坟前的呼唤,堪称民间绝唱:“今日是清明,你的儿子来祭坟。哭一声,叫一声,儿的声音娘惯听,为何不答应?”这短短几声“天籁”,真的是感人至极,催人泪下。为何朴实的农村汉子的几声哭唱,却能够打动无数人,流传至今。便是因为在这发自肺腑哭唱中,我们感受到了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是什么,最核心的便是人。珍惜父母,愿他们有生之年幸福安康,珍惜自己,既要追求事业有成又要注重回归家庭,珍惜每一位身边的家人,珍惜我们拥有的美好家庭,我想,这也是清明节应有之义。

    “清明到了/处处桃红柳绿/且别忙着去烧纸/还是给逝者献束花吧……”,作家老舍的这首清明诗,更让我们懂得,社会在发展,我们更应该与时俱进,要用安全环保、简朴清新的文明祭奠形式,积极弘扬移风易俗、文明祭奠的时代新风,把清明节过得更加“清明”洁净,让清明节回归“清明”的本意。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