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专题报道 > 网络中国节·清明
清明时节至,让华夏精神气息延绵不绝
2018-04-08 08:50:11  来源:光明网  责任编辑:张芳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祭祀先人,怀念往昔,用情感的力量缩短阴阳的距离,寻求精神层面的共振。而丝丝感伤中,凝聚的更是“不忘本”的情怀,还有一缕缕现实的希望。

    又是一年清明至。葱葱乡地,幽幽墓野。对天地、对先祖的敬畏之心,已经延绵两千五百载,日积月累铸就了文明传统。那份孝思亲情,在华夏凝结;那份清淡明智之感,亦在华夏浓烈。它们,被吹进春风里、揉进春雨里,终挥洒在天地间,感染着后人、教育着后人,并形成中华民族星火相传、亘古不灭的精神气息,在思念故人和维护新生中,助力着华夏儿女在人世间“长久”。清明时节至,让华夏精神气息延绵不绝

    看天地之间,无数场景触情,触动你我心。城市道路上、乡野间,又将被回乡祭祖扫墓的车辆和人群布满,每一颗心灵都是纯净的,也是陶醉的。在华夏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那些踏不上归途的游子们,或冥思纪念,或面朝家乡鞠躬跪拜,或买花寄思,心诚到位,也是最有力的行动。

    “思时之敬”,寄于实际行为,寄于诚挚心灵,无论是哪种形式,都会在现实层面归于“知行合一”的精神高度。既扫了前人的墓,连了古今的情,也净了今人的心。这种“扫”“连”与“净”,所真正演绎的也是文化的延续,是精神的传递,是文明的愈发浓烈。

    清明的意义,在于祭祀扫墓、缅怀先人,但又不止于此。除了庄重宁静,怀古怀旧,还有活泼热闹,寄望未来。这二者间没有冲突,又不失魅力,让怀念与希望并存、敬畏与舒心同在,留下的则是一份热忱、一份温馨;也充实了那股精神气息,让其力量延绵不绝,也更具现实内涵。这才是清明节的真正模样,由内而外,尽情展现。这也是我们今天的华夏儿女,所应该践行和兼顾的灵魂属性。

    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植树、蹴鞠、打马球、插柳、射柳、斗鸡和蚕花会等,清明的风俗习俗古今相传,也有各种演变形式在今天的华夏大地尽情绽放,其内核和具体路径都呈现一种积极健康的状态,有着较好的现实引导作用。这样的现实延续与发展,也都浸满了文化的味道、饱含文化的韵味。传统的底蕴得以保存,现代的氛围也浓烈起来,两者的碰撞结合,留下新的文化结晶,也为那些精神气息的延续添砖加瓦。

    现在是文明进步甚至升华的时代,已摒弃了很多旧形式。比如,为了安全和环保,践行不放鞭炮、不烧纸钱的文明追思,还有“鲜花换香纸”、祭祀用品循环使用等,展现出一派文明新气象,进而真正回归到精神文化传承的层面上来。这不仅不是传统的丧失,还会为传统的延续加码,使其更具现代意义,更合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潮流,从而让传统换新颜,在现实中得以重生。

    同时,现在也是“互联网+”的时代,还出现了很多新形式。比如网络祭奠,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代客扫墓”等。这些新形式也引起了广泛热议,但只要能在嘈杂的表象中,归于心诚的底色,真正寄托出相应的情感和真挚内容,那新形式也会留下便捷的底色,并能承载起国人的寄思和希望。

    清明节,守住孝思的内涵,可以慎终追远;清明节,埋下希望的种子,也可以说句快乐。这些都是华夏精神气息的现实展现,也支撑着这股气息,延绵不绝。(王 彬)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393106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