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三明新闻
科技创新缔造新农耕文明
2018-05-08 10:05:13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张芳  

    ──全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参观点见闻

    全市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4月26日在清流召开。当天上午,与会同志实地参观了清流县提供的一批参观点,其中3处让记者感触最深。台商邓智先生创办的智丰(清流)茶业有限公司屋顶上的“科技创新缔造新农耕文明”这几个字则很好地总结了这次部分参观点的内涵。
  锦上添花
  “鲜切花是清流的优势产业,为了把这个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我们建设了这个光伏现代农业项目。光伏发电并网后,我们每天发电4万度,至今已发电990万度。”清流光伏现代农业产业园技术负责人介绍说。
  这个项目位于清流县嵩溪镇嵩溪村、青山村,是三明市“五个一批”项目,由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投资,光伏电站项目装机容量15MWp,占地约753亩,总投资约1.85亿元。离县城18公里,约20分钟车程,距高速互通口约10公里,约10分钟车程。主要建设农业光伏大棚400亩,项目展示区30亩,以及光伏发电配电室和办公用房469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光伏年发电量1700万kwh,产值1700万元以上,创税300余万元,实现农业种植总产值1000万元。目前农业设施大棚149个已完成钢架搭建120个,30亩展示大棚已种植香菇、礼品西瓜、七彩椒、灵芝、贝贝南瓜、网纹甜瓜等农作物。这个项目还是精准扶贫项目,全面建成后,可带动当地200多农民工就业。
  这个项目看点是:棚顶光伏发电、棚内设施种植、棚外休闲观光,集光伏发电和高效循环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农业休闲观光、光伏扶贫等为一体的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园区以“光伏+农业”的光伏农业产业综合体,以园区化、平台化、创客化为运营模式,打造一个集农业休闲观光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综合体。
  “万事生长靠太阳”。但太阳太多也不利于植物生长,清流光伏现代农业项目把太阳能发电和种植结合起来,透光率50%上下,透下的光足够棚内农作物生长。而太阳光是最清洁的能源,把太阳光充分利用,功德无量。目前棚内种植、试验的品种主要是外地品种,如果能跟三明本地的农科院校挂上钩,棚内种植的农作物增加地域的接近性,可能会吸引更多的人慕名前往观光。
  生态至上
  大丰山禽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清流县赖坊镇省级森林公园大丰山脚下,总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200多亩,四周森林、茶园环绕,空气清鲜,水质良好。是国家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福建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省科技型企业,目前是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正在申报省级龙头企业。公司现已建成1500平方米科技楼,与省科技厅微生物研究所合作开展新产品研发,与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科院开展校(院)企合作,现承担科技项目1项,已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
  这个项目的看点集中在几个数字上:公司是全省规模最大的禽蛋生产企业,是“省级现代畜禽产业园创建县”引领企业,现有全封闭智能化标准蛋鸡舍9幢,存栏蛋鸡45万羽,日产鸡蛋达2万公斤,并配套建有6万吨饲料加工厂、6万吨有机肥加工厂。依托赖坊优质的生态水环境资源和高新养殖技术,公司生产“品丰园”“龙妃”“怀客源”品牌鸡蛋具有蛋黄清香,蛋清浓稠,口感好等特点,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2018年,公司重点推进科技研发中心建设与运行,着力打造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将生产鸡蛋7000吨,有机肥1万吨,实现产值9000万元。
  接二连三,把一二三产业串起来,形成产业链,这是一个企业发展的难点,也是企业的远景。作为全省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禽蛋生产基地,大丰山禽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生态蛋鸡养殖加工产业化”项目,引进德国、意大利智能化养殖设备,拥有国际最先进的全自动控温控湿控氨系统、全自动喂料系统、全自动饮水系统、全自动清粪系统、全自动捡蛋系统。公司不仅建成年生产6万吨饲料加工厂,由荷兰帝斯曼公司提供核心原料,按照荷兰皇家帝斯曼配方生产加工。而且建成年产6万吨的有机肥加工厂,实现粪污废弃物零排放,100%资源化利用,为企业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共同致富
  “大户带小户,党员能手带贫困户,产业示范村带贫困村,这‘三带’是我们渔业快速发展的奥秘。”沧龙村党支部书记拿着电喇叭向来自各地的参观者介绍“经验中的经典”。
  沧龙村是个库区移民村,全村7个自然村分布在九龙溪两岸,总人口215户1010人,拥有耕地面积876亩、林地面积1.68万亩、水域面积5000余亩。水产养殖起步于2003年,为抱团发展,提升产品竞争力,2008年,沧龙村养殖户成立渔业专业合作社,采取鱼种、饲料和鱼药等投入品统一调配采购,成鱼统一配送销售,商标统一注册管理,技术统一规范培训,疫病统一防疫防治,实现了降低养殖成品、提高销售价格,增加养殖收入。合作社成立后,通过实施现代渔业标准化池塘改造建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在榜样带动下,外出打工多年的村民回家利用库区水淹地筑坝建塘发展水产养殖。目前,合作社成员174人,已形成3500亩规模养殖面积,年产量3500吨,产值近4000万元,渔业收入1500万元,户均渔业收入近9万元。经过10多年的不断发展,沧龙村形成较具特色的水产养殖特色产业,通过开展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申报创建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
  去冬今春,合作社利用冬季池塘修整,实施标准化池塘改造建设,累计投入资金400多万元,改造建设标准化池塘400亩。可增加产量60吨,增加产值70万元,增加收入30万元,人均增收300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沧龙村成功打造“集体经营”的榜样,合作社推行“支部+协会”“党员+能人”“合作社+农户”做法,采取帮扶措施,很好地解决了贫困户缺技术、缺资金、缺能力的问题,不仅带动本村村民,还带动沙芜、梓材、范元等周边乡村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下一步,合作社将进一步规范养殖行为,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健全养殖生产过程、药品采购使用和产品销售3项记录,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进一步推动池塘循环流水生态养鱼技术的推广应用,发展休闲垂钓观光渔业,着力将沧龙水产养殖基地建设成为全省高效水产养殖与休闲渔业相结合的现代水产养殖示范基地。
  今年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沧龙村通过产业发展振兴全村,带动周边的成功事例,其意义不仅是在于一个渔业产业的兴旺,而且还是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393106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