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当前位置:首页 > 三元新闻网 > 三明新闻 > 
亲历虬城70年来大变化
2019-09-25 09:54:38  来源:三明日报  责任编辑:郑新凤  

●邓仰清(91岁)

我是沙县虬冮二小退休教师,生于1928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21岁;今年,91岁。所以,我身历新中国成立前一穷二白的落后处境,也目睹七十年来巨大的发展变化。

我记得,新中国成立前,沙县除了有家仅能供城区居民照明的火电厂外,没有其它的企业;日常生活用品,除传统的陶瓷器具外,其它的皆是以竹木为原料的手工制品;农业生产用具仅有锄头、镰刀等,生产效率低、经济收益少,农民辛苦种田一年,交付地主租谷后,大多所余不敷一年口粮。当时,人们能住上木头平房就算不错了,县城里也几乎全是木头平房,只有位于今索桥下的“卫理医院”是砖木结构的平房。当时县城范围很小:城东仅至东门,城西至现在县交通局稍上些,城北仅至原鹰厦铁路下的山边,城南至沙溪边。现在,县城范围占地面积至少是原来的二十倍以上。

交通十分不便,当时县域内仅有一条铺沙子的南沙永简易公路,有些路段负荷不起车子重压,常见车轮陷下去,平日过往车子也很少。沙溪河上没有一座桥,两岸通行要过渡船,新中国成立前二三年,才在今索桥附近建起一木板浮桥,大雨天时还要拆桥,让浮桥靠在岸边,不得通行。全县和全囯各地一样缺公路,人们出远门靠步行或乘船。我记得1947年秋,沙县师范学校组织我们这些毕业班学生到福州参观,全程乘船:第一天,从县城乘船到南平;第二天,从南平乘船到水口;第三天,从水口乘船到福州,共费时三天。1952年、1953年,我先后奉调赴南阳、夏茂和南霞等地任教,因没有公路,都是肩挑行李徒步前往,几乎费时达大半天乃至一整天才到校。现在,县域内沙溪上已架起9座大桥,城里开通近二十路公交车,车费低廉,且70岁及以上老年人还免费,去乡村的农村交通也十分方便。三明北站、三明(沙县)机场落地沙县,令出行方便快捷安全,乘高铁去福州只约70分钟,这是我年少时不敢想的。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记得,那时县办学校仅有三所小学、一所初中。抗日时期,如镇头、高砂、南阳和南霞四乡镇,只在镇头办一所完小,只有学生约50人,新中国成立前夕,五千多人口的镇头乡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者仅10人,直至抗日胜利后,才按乡镇办完小。现在,教育事业飞速发展,早已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孩子们普遍接受高等教育。

1933年底,红军解放沙县县城时,发生了一个“敌军给我军送物资”的故事,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当时敌我双方皆缺通讯设备,我军解放县城后,敌军所有武器、弹药包括无线电台,皆被我军缴获。我军随即用这电台以敌军的名义,给在福州的敌军发电报,说县城被红军围困较久,现在紧缺弹药粮食,请速援。很快,敌机飞临县城上空,扔下弹药粮食。这个故事,折射出以前通讯方式是多么落后。现在电脑、手机普及,无论天涯海角皆可通话、通视频、发短信、发照片,信息交流无比便捷,我这个九旬老人,也赶上了信息高速发展时代,会用手机,会用电脑通过邮箱投稿,这是年轻时候做梦都想不到的,真是有幸逢盛世啊!

新中国成立前,沙县人均寿命才33岁,是何故呢?一是生活困难,病了没钱看医生,当时县城仅有家小医院——卫理医院,且只有一个医生,医学不发达,有好多现在能医好的病,那时就是疑难杂症。加上人们封建迷信思想严重,好些人以为病是鬼祟作怪而致,重病不看医生,而是拜菩萨、请道士念经,又基本不懂科学养生保健知识,导致当年人均寿命短。那时我住虬江山峰村,当时整个村150多户人家,最高寿者才活到69岁。我目睹左邻右舍的好多小孩、少年、青年夭亡,我的妈妈也在39岁那年因肺痨病去世了。2018年,三明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为79.61岁,高出全省人均期望寿命1.19岁。我相信,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必将出现多数人超百岁的光辉前景。

我身历新中国成立前一穷二白的苦难生活,亲眼目睹七十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化。旧中囯,人们深受三座大山的重压,过着穷困痛苦的日子;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中囯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又到强起来!我们要珍惜幸福,不忘初心,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以勤劳智慧的双手,奋斗新征程,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囯梦而不懈努力!

最后,谨写七律二首概括全文:

《忆旧中囯贫穷落后》当年苦难颇深知,谨把身经概告之。雨滴霜风时入屋,蕉根草叶每充饥。出行徒步肩挑并,常见缺医夭折时。掠物掳人时见遇,众民深陷火汤池。

《赞新中囯发展进步》欣逢年华七十刚,各行造就数辉煌。丰衣足食呈安乐,大厦高楼见富强。教育优先后代旺,交通发展各方良。和谐社会人皆好,戮力齐朝囯梦翔。

  • 分享到: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三元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注明“来源:三元新闻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三元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
    [更多]三元新闻
    [更多]基层快讯
    [更多]三明新闻
    • 主管单位:中共三元区委宣传部 地址:三元区政府大楼宣传部
    • 热线:0598-8220165 投稿邮箱:syxww8393106@163.com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闽ICP备18015346号 编号:35120210045
    • 全国互联网违法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网址:http://www.12377.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