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史实 早在l940年,三元就建立了第一个党组织——中共三元支部(又称中共三元临时支部)。存在于1940年3月至1941年8月这段时间内的中共三元支部,主要任务是:想方设法营救出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中被捕后囚禁于三元羁押所(俗称三元集中营)内的一批我党重要领导干部和八路军、新四军抗日将士。围绕完成这一任务,中共三元支部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沟通建立监狱内外的联系;领导狱中斗争,组织开展越狱活动;建立秘密地下交通站和接头户,护送越狱的同志重返抗日战场。 诞生于抗日烽火中 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了侵华战争规模,福建沿海战火纷飞。5月,厦门沦陷,福州告急。8月,国民党福建省政府迁永安,省党部迁连城,省绥靖公署迁南平。毗邻永安的小小三元镇,涌进了省保安司令部、省行政干部训练团(原公务人员训练所)、省军事干部训练所、省警官训练所、省三青团团部等数十家军政宪警特机构。为了沟通南平、三元与永安之间的交通联系,抢修了从南平经三元至永安的南永公路,在三元建立了汽车站。 1939年春,福州乌龙江峡南汽车站的章志廉随职工内迁到达三元,任三元汽车站站长。章志廉同志是浙江省苍南县人,曾在苍南老家参加过浙南红军游击队活动和党领导下的农民运动,后在福厦公路沿线交通运输行业从事地下工运工作。1939年5月,章志廉由南平地下党交通支部书记吴阿瞳介绍入党。次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特别交通员、闽江特委职工部部长粘文华到达三元,代表上级党组织正式批准章志廉为中共正式党员。粘文华通报了1939年9月发生的周宁县黄坑事件,在这次事件中,中共福建省委委员、闽东特委书记、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后方留守处秘书长郭文焕(化名郭步青),闽东特委委员郭树干(化名郭廉)、陈斯克(化名陈波弟)等领导人在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二次反共高潮中被捕,后被转押至国民党省保安司令部三元羁押所。粘文华部长传达了省委的指示,要求有组织地没法营救他们出狱。为此,1940年3月,中共三元支部即在三元汽车站成立,有党员章志廉、张幼锐、时萌章、高敏4人,由章志廉担任支部书记。支部直属中共闽江特委领导,由章志廉与粘文华进行单线联系。 营救抗日志士 中共三元支部成立后,为支援狱中斗争和营救狱中同志等作出了积极的努力。章志廉利用汽车班次少、公路交通运输紧张、别人有求于己和容易接触到军警宪特上层人物的有利条件,开展统战工作,先后结识了三元羁押所主任张达三和一些管理人员,通过这些关系向狱中传递食物和情报,有时也以探监为名出入监狱以沟通消息、支援狱中斗争。 1940年9月,在中共三元支部的领导下,三元羁押所秘密地下党支部发动难友开展了一场反对监狱克扣伙食的绝食斗争,迫使监狱当局改善伙食待遇,难友们由两餐吃稀饭变成一餐吃干饭一餐吃稀饭。 在粘文华同志的指导下,中共三元支部和羁押所秘密地下党支部密切配合,制定了营救我党重要领导干部和抗日将士越狱的方案。1940年12月9日深夜,羁押所秘密地下党支部组织进行了越狱活动,在翻越围墙时,被敌人哨兵发现,敌人立即开枪包围。危急时刻,只有被捕的八路军战十吴明允(化名吴辉)同志一个人,凭着过硬的军事素质,迅速越墙脱险,隐蔽在中共三元支部建立的地下接头户家中,后来重返了抗日战场,其他同志越狱未能如愿。 1941年2月,从狱中传来不幸的消息,中共三元支部要营救的重点对象、中共福建省委委员、闽东特委书记、新四军三支队六团后方留守处秘书长郭文焕同志因为身份暴露,受到敌人的残酷迫害,已在狱中壮烈牺牲。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为加强对全国各地集中营的控制和统一对外名称,同时进一步迫害各地我共产党员和抗日爱国人士,组织成立了战时青年训导团。在战时青年训导团统辖下,全同各地的集中营对外名称统一为战时青年训导团分团或训导背。1941年5月,国民党福建省保安处奉命建立了“福建战时青年训导营”,营部设于三元的列西,监狱设于三元徐碧村内,将原监禁在三元羁押所和分所内的“政治犯”转移集中到训导营囚禁。中共三元支部利用敌人在青年训导营大搞营建住房和构筑工事强制囚犯劳役时,监视有所放松之机,组织进行越狱活动,营救出我党重要领导干部、闽东特委委员郭树干,后来他重返抗日前线,担任了闽东抗日游击队的政委。 虎口脱险奔赴新的战场 在军警宪特密布的小小三元城,三元集中营多次发生“政治犯”越狱事件,且越狱后的“政治犯”无一重新被捕,敌人因此怀疑三元城内必定有中共地下党接应和掩护这些“政治犯”脱险。敌人把怀疑的目标渐渐锁定在经常出入集中营的章志廉身上,密派暗探跟踪监视他的行踪。章志廉同志发现危险后,利用出差机会找到粘文华同志,汇报了身处险境的情况。粘文华即向中共闽江特委报告,闽江特委经过慎重研究后认为,中共三元支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营救出一批我党重要领导干部和八路军、新四军抗日将士,阶段性工作任务已完成。日前敌人已对找三元地下党活动开始怀疑,随时有将我中共三元支部一网打尽的危险,为了保护党的地下组织和党员干部,决定停止中共三元支部的活动,章志廉同志调往他处工作。粘文华同志向章志廉同志传达了上级党组纵的决定。1941年8月,中共三元支部停止了活动。随后,章志廉借故辞去了三元汽车站站长职务,不久被组织上调往南平县担任中共南平县委特派员,继续从事地下工作。 中共三元支部虽然停止了活动,但中共三元支部播下的革命火种依然燃烧着。原中共三元支部的党员张幼锐、时萌章、高敏等同志改由中共南平地下党交通支部领导,利用三元汽车站职工的身份,继续从事地下工作,为上级党组织传送情报,接应、帮助、掩护我党同志从三元安全过境;三元集中营狱中秘密党支部继续组织狱中斗争,开展越狱活动。直到抗战胜利后,国共举行和谈,在重庆签订《双十协定》,解散集中营,释放“政治犯”,至1946年1月前后,狱中的多数“政治犯”才得到释放。 |